欢迎关注长治网!
注册 登陆
 文化漫游 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文化 > 文化漫游
分享到:0
 
   
 一座城市七十年的寻找  
 时间:2015-06-04 11:52:18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路璐 关键字:  
   
——写在《潞安诗钞》出版发行之际

B2_2_hd.jpg

再版《潞安诗钞》作者程旭清在首发现场

  历史上,《潞安诗钞》有两次刻本,一次是道光己亥年(1839)新刻,一次是民国癸亥年(1923)补刻,均由寡过未能斋蔵版。寡过未能斋是这部诗集的总纂常煜的堂号,取自《论语》“夫子欲寡过而未能也”。

  跨越明清两代的《潞安诗钞》由清人程之玿汇辑,常煜纂订,收录了长治400多年328位诗人共2407首诗作。诗作者全是本土诗人,其中有明沈王及后裔近二十人,进士举人上百人,也不乏布衣百工、侠客隐者、仙鬼释道。可谓搜罗宏富,包罗万象。诗人们不仅讴歌乡里,也有歌颂祖国名川大山的不朽诗篇。这是一部集潞安一方乡土诗人的诗集,诗人之多,诗篇之多,所跨年代之长,可谓长治之最,开辟了纯长治乡土诗人群体诗集的先河。本书最大特色是以诗存人,以人存诗,诗人均附传记,不仅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可助其观人论世,则潞之诗既谓潞之史亦可”,是文学诗词研究工作者与地方文化、诗词、文学、史志、民俗、人物等研究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重要巨著。如此一本集文学性和人物志的恢弘巨著,在日军侵占长治后失传。几代长治人欲一睹真容,但最终只见书名。

  其实,惦记《潞安诗钞》的,长治有不少人。有一大批文化人,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市区里,长治市志办原副主任马书岐算一位,他多年来收集、整理、点校,并想再版《潞安诗钞》,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实现。襄垣县文联副主席田渊斌,始终没有放弃对这本书的寻找,他曾经在美国某知名大学的网站发现该书,几经联系未能影印成功。平顺县政府退休干部王吉履为了看到这本书,曾跑遍华北各县的旧书市场,最终未见片语残页……2005年,市委宣传部编撰出版魅力长治文化丛书,也曾想再版该书,最终未能得到全本,只能遗憾地在“上党寻笔”中留下一个书名。

  程之玿后人程旭清自从上党程氏族谱《乘馀錄》得知这部诗集后,从未放弃对这本书的寻找,最终三赴台湾故宫博物馆影印回此书,经中华书局三年多的整理、补缺,终于使之成为一套8册完整的稀世珍本。

  长治“嫏福地”藏书楼珍藏过一套《潞安诗钞》。张先生的爷爷曾是“嫏福地”藏书楼的一名小职员,张先生爷爷的爷爷常常提到《潞安诗钞》。张家家训“不趋名利,不图富贵,以诗书道义传家。”张先生不止一次听先人提到程之玿,提到常煜。张先生的父亲说过:“后人不会记住你做过什么官,除非你在文化传承上有所造诣。潞安府一任接一任的官宦多如牛毛,但后人只记住了《潞安诗钞》的作者程之玿和常煜。”

  张先生说的“嫏福地”藏书楼,就是长治图书馆的前身。民国18年(1929),长治县有识之士出资1万银元,在莲花池圣泉寺后院修建一座名为“嫏福地”的藏书楼,收书8700余册,成为长治第一座图书馆。开馆后受到广大群众、社会各届人士的庆贺和赞助。民国22年(1933),程如壁将祖遗宋、元、明、清各朝数千册原版书籍献给图书馆。民国28年(1939)日军侵占长治后,图书被抢,图书馆被毁,《潞安诗钞》失传。

  1945年10月长治解放,1946年1月中共长治市委成立。作为晋冀鲁豫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的长治,于10月18日正式成立“太行区公立长治图书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当时为数不多的55个公共图书馆之一。馆藏来源主要是:抗日军政学院捐赠;邻近各县奉送;土改中的斗争果实(地主藏书);外地交换。藏书最多时曾达75000余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当时就颇有名气。从黑龙江的哈尔滨,一直到十月革命发源地——苏联,从香港、马来西亚,一直到仰光,对方一听是太行地区的图书馆,都乐意与之建立交换关系。

  全国解放前夕,长治图书馆馆藏图书中的一部分迁往河北邯郸,留下一部分改名为“大众阅览室”,馆址仍设在市中心莲花池“嫏福地”藏书楼。

  对《潞安诗钞》情有独钟的文化人在发现《潞安诗钞》失传后,曾前往邯郸寻找该书,最终无功而返。直至今天,人们才知道中国台北、日本、美国拥有这套书的善本。

  是的,是《潞安诗钞》让我们记住明清的长治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他们是:

  皇城沈王家族的沈简王、康王、庄王、恭王、靖王、惠王、宪王、宣王、陵川王、平遥王、黎城王、稷山王、沁水王、沁源王、清源庄王、辽山王、内丘王、广宗王、唐山王、永年王、西阳王、灵川王、宜山王、宿迁王、吴江王。

  望族程氏家族的程应登、程正己、程正家、程正绪、程之玮、程之鼎、程之琡、程之玿、程同儆。

  襄垣刘龙家族的刘洁、刘凤仪、刘端、刘夔。

  黎城李甲黄家族的李占黄、李瑛黄、李芳黄、李贞茂、李养纯、李学宾。

  除了这些书香世家外,明清长治著名的诗人还有长治县的任环、李廷芳、王廷相,屯留县的希宝,沁县的张考功,潞城县的李璋,黎城县的靳荣藩等。

  值得一提的是,《潞安诗钞》还收录了一个没有什么文凭也没有什么背景的诗人万国宁。这个人不是举人,也不是进士,只是一个“诸生”,也就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他没有什么官位功名,但《潞安诗钞》却收录他的诗最多,达154首。编者对他的评价是:“远亭生负奇气,足迹半天下。故其为诗吐属高雅。虽天资奇绝,亦江山之助多。”足见编者对人才真正的重视。

  《潞安诗钞》最后成书是在道光十九年(1839),正是中期的结束期,但其反映的却是“康乾盛世”的内容,所以,本书基本定位在“天下太平”、“治教昌明,人文炳蔚”这样的国家大势上,可以说是长治的“清明上河图”。

  清乾隆时期,就是十七世纪中后期,社会安定,诗歌写作蔚然成风。乾隆皇帝自己也喜欢写诗,一生写过四万三千多首,接近《全唐诗》所收唐代诗歌作品的总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潞安诗人的作品中也就流露出更多的闲适和轻松。这一时期,《四库全书》的编撰,对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保存,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应该说,《潞安诗钞》的编辑也受到国家大形势的影响。

  编撰《潞安诗钞》的程之玿,晚年开馆授徒,以著书为乐,为名家学者所叹服。在家境从辉煌逐渐衰弱“贫寒彻骨”之时,仍能以“乡人之诗必赖乡人始存”的担当,呕心沥血汇辑《潞安诗钞》前编,足见先哲之襟怀。《潞安诗钞》后编的汇辑者常煜曾担任广西荔浦县知县,但这并不是人们记住他的原因。后人记得他,是因为他续编了《潞安诗钞》。

  程之玿之后有常煜,常煜之后是谁呢?谁为他们以及后来的邑人之诗汇辑诗编呢?“余之继二漳而有是举也,亦望后之君子与我同志嗣而编之,庶几表扬先哲,歌颂太平,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云尔。”先哲常煜殷切希望有人能步其后尘,如他一样效二漳之举。

  道光十六年(1836)至今179年,前有古人,后来者其谁?谁来编撰当今的《长治诗钞》,记者期望更多热爱这方土地的人们加入这个行列,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戴玉刚)

本网独家报道
视频推荐
【长治微视】NO.8 | 梦想长治
【长治微视】NO.7 | 看现代化的长治,看传承中的长治!
【长治微视】NO.6 | 炎炎夏日为您送清凉!
慈善送温暖·爱心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