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长治网!
注册 登陆
 文化遗产 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文化 > 文化遗产
分享到:0
 
   
 寻找长治古桥  
 时间:2014-11-18 11:04:13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路璐 关键字:古桥  
   

A3_6_hd.jpg

襄垣的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年间,是我市保存最好、最漂亮的古桥

  千百年来,那些姿态各异的桥无不伴随着我们走过风雨沧桑。然而,时至今日那些承载着人们往来足迹的俏丽桥影却渐渐地消失了。据《长治交通志》记载,我市有古桥96座,目前只依稀剩有27座,消失了72%,可以说这种消失是永久性的,再不可复制。现代城乡的飞速发展伴随着的是古迹的消亡,其中就包括古桥——

  桥,在古代就是一棵大树,砍倒了放在河上,便是桥,也叫独木桥。随着时代的嬗变、生产力的提高,逐渐有了石桥、铁桥等材质的变化,桥的样式也越来越精致和多样。

  “遇山开路,遇水搭桥”,顾名思义,桥的存在和河流脱不了干系,河流了几千年,桥就存在了几千年。长治地域内有两条河流,一是几乎覆盖了全境的浊漳河,西源和南源发源于境内的沁县和长子,汇聚了涅河等几大支流后又在境内汇合北源,一直流出境外;二是发源于沁源的沁河。有了这些灵动的水,便有了长治历史上许许多多承载了丰厚的人文信息、地域风情、人民巧思的各式各样的桥。要追寻过去的故事和河流的诉说,就必须踏着古桥的足迹。

  年初,我们开始了长治古关隘的寻找,又因关隘与古道密不可分,在行走古道的过程中,就免不了旁涉一部分古桥,这些古桥有的至今还发挥着功用,有的有着传奇性的经历。古关隘的寻找告一段落之后,我们一致认为有考察长治古桥的必要,于是就有了与长治古桥几个月的缘分。

  首先我们遇到的是断代问题。哪一个时间段算古代呢?像申请国保一样,明清之前?还是封建社会结束?还是解放前?综合考察情况,我们在地域专家马书岐的指导下,把这个时间段定在民国之前(含民国),因为民国也是一段丰富的历史,且离我们相对较近,遗存并不少。

  其次是信息的取得。本次考察以2001年出版的《长治交通志》为主,辅之以清乾隆版的《潞安府志》及民国前各县的旧志,再加上当地百姓的走访和实地考察时凭经验的获得。靠着这些信息,我们在全市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了搜索。

  再次是交通工具和食宿问题。我们是民间组成的小型考察队,没有组织授命,也没有团体赞助,一切费用全靠自己解决。只是凭着一点儿文化良知,认为在古迹日渐消逝的今天,能留下一些美得像彩虹的桥影,便可告慰平生。

  这几个月的辛苦难以言喻。有时候得徒步走到山的那头、河的尽头,被雨淋过,被狗咬过,折根树枝当做拐杖,衣服被荆棘划破,有时候吃不上饭,有时候只能住最便宜的汽车旅馆。就是这样,也常常只能望废墟而兴叹,叹那些只能存在于古志中的只言片语。而今古桥再难寻觅,除了一把辛酸泪,还有一把疼惜泪,这种骨子里的疼痛又该对谁诉说。

  本次考察共实地记录古桥42座,其中长治市区2座,屯留7座,黎城10座,壶关5座,潞城4座,沁源5座,襄垣4座,长治县7座,沁县2座,除沁源灵空山的两座桥外均为石桥,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模样。

  古人心巧而有情趣,除了把桥建造得漂亮又有生命力外,每个古桥还有自己可爱而独特的名字,比如说潞城的焉有桥、玉屏风桥,襄垣的善桥(即永惠桥),屯留的青苗桥、双龙桥,壶关的仙人桥、竖梯桥,沁源的双音桥、玉皇桥等。

  这些石桥中,国保单位有2座。一个是襄垣的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年间,现存遗构为明成化七年重建,立于浊漳支流甘水河上,东西拱券上各雕有四爪金龙,桥上石栏杆保存相对完整,这是长治保存最好、最漂亮的古桥。另一个是长治市区长子门的通晋桥,金代建筑,桥上青石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桥下拱券弧形优美,只是这座古桥就扔在城市的一隅,荒草丛生,旁边施工的轰鸣声打扰着它的安静,它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童。

  全市13个县市区中,古桥保存最好的当属屯留,每一座古桥都相对完好,全用土黄色的砂石砌就,1座在岚水上,其余6座立在绛河流域上。遗存数量最多的是黎城,桥基本用青石砌就,色彩不够艳丽,雕琢也不够精细,但能保留下来已经实属不易。浊漳河到此已经三源合流,但这些桥却不在干流上,而是在村庄中的小河或季节河上。壶关的桥基本在大峡谷景区内,矗立在古时长治通往河南的古道上,当然也是在河流之上,只是这条郊沟河最终汇入了淇水。潞城的桥也同样只是在小河上,其中的凤栖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凤凰曾于此畅饮甘泉,遂有桥名,桥下的泉水用来酿酒,曾经醉满唐宫,唐明皇一度赐酒名曰“唐宫悦”。襄垣是浊漳河西源与南源合流的地方,也是与北源三水合流的地方,且有淤泥河、甘水等支流,水多桥也多,许多旧桥虽不可寻,但留下的这几座都可圈可点。最让人痛心的是市桥的消失,世传豫让刺杀赵襄子曾于桥下埋伏,那是国士无双的见证,那是赵襄子为全忠义礼贤下士的印证,那是襄子筑城的延伸,而今我们却只能望空凭吊。沁源的五座桥,两座木桥在灵空山景区,其余三座桥,两座居于旧时出绵上到平遥的要道上,一座居于郭道到李元的乡间要道上,红石砌就,都在沁河上。长治县的七座桥散而零乱,基本处于无保护状态,有的只剩下了构架,有的几乎要埋入土中,形制也不一,但是还是很庆幸的。

  沁县除浊漳源头那座古桥外,只剩下一座环翠桥,状况也不甚乐观,半座桥已被垃圾覆盖,漫天而飞的现代垃圾都是对古代工匠的亵渎啊。但环翠桥不是个例,它是全市诸多古桥的缩影,潞城的焉有桥、黎城的壶口桥、襄垣的通济桥、壶关的黄山桥、沁源的玉皇桥等,比比皆是。

  最有特色的桥,有这么几座,一是襄垣的桥上桥,也叫永安桥,立在古时潞安府到太原府的交通要道上,桥上有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桥上的桥为道光十一年重修,桥边立有碑记,桥上一侧有关帝庙一座,树木掩映中,让人浮想联翩。二是壶关的黄山桥,桥外加桥,这是古桥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三是长治县的龙泉桥,桥为月亮式圆拱,桥身两边南有龙首北有龙尾,形制特别,有古代风水之说,且是在市县高速路立项的时候,村民们强烈要求才保留下来的,这代表着民间文明意识的觉醒。四是屯留河神庙的光济桥,桥下悬有宝剑一口,剑尖垂直向下,据说是要镇压水怪的。五是黎城古县的兴隆桥,拱券上悬有弓身一把。六是长治县雄山上的一座桥,因无名字,暂时称呼它为雄山桥,桥上浮雕有兽头一只,仔细辨认,应为龙生九子中的狴犴。

  最重要的,且需单另一笔记述的是黎城的抗日四桥。小平桥和秀峰桥在西柏峪村,伯承桥在上遥村,省贤桥在东社村(省贤桥为纪念一个工匠的牺牲而命名,旧桥不存,在遗址上重修石桥)。皆是129师驻扎此地时,筑渠引水灌溉农田而建,有的当时为木桥,后改为石桥,桥上有字,现只有伯承桥还有水渠。小平桥被一个家户圈入自己院中,桥已堵塞,只留一边桥壁作了他家的院墙,我们只能在那个挂满玉米的金灿灿的色泽中,体会小平桥昔日的功绩。秀峰桥在一个农户院外,拱券还在,现在还有谁能清楚地说出杨秀峰的生平事迹呢?伯承桥下的河水还在流淌,这三座桥还能存世多久呢?这样的石桥只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是不是低了点?

  多数时候,我们在感叹古桥的消失,但也不是没有过快乐。在潞城西坡村,摄影师孙萌忽然发现了一座古桥,清代遗构,北面书有“婴城”两字,南面书有“玉屏风”三字,这是潞城与襄垣的交界,古代曾不属同一州的管辖。我们霎时欣喜若狂,玉屏风桥拱镶边的石头与桥身的红石不同,打磨得很细,颜色发白,像一条玉带,而婴城便是告知世人,从此便进入潞子婴儿的国土,多好!还有在寻找抗日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乾隆年间的古桥,在长治县发现了一座作为嫁妆的古桥,正在考察的期间,欣闻市区北营街出土一座金代桥,赶紧去看,就在路下,对它的前景,我们生出深深的担忧。像这样没有记入各种记载的古桥一共有13座。这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料,也是我们珍贵的记忆,可是这些欣喜与消失了的古桥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由此而越发衬得荒凉。

  《长治交通志》记载有古桥96座,现在我们只找到27座,消失了72%,这种消失是永久性的,再不可复制。有的消失于解放前,有的消失于文革中,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更是以几何速度在消失。是什么原因让古桥消亡得如此之快?我们反复地思考和争吵,找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有一些古桥并没有消失,它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埋入了地下,比如说长治县的陶清桥,现在我们无法找到,总有那么一天,它会重见天日。

  交通要道的反复修建。比如途经屯留到安泽的309国道,古为潞安平阳道,几番修建,原来庙岳村的永祥桥和鸦儿堰村的义济桥便永远地消失了。

  古桥的承重能力和运输能力,注定了它的不复存在。古时桥上只通马车,今日汽车的宽度和荷载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何况还要超载,只好弃古桥而建新桥。

  河流的干涸连带着古桥的消失。地球变暖,气候异常,加上人为的破坏,古时人类生存环境与今人大不相同,对照《水经注》来看,有许多河流已改道或不复存在,自然古桥也就塌废了。

  文物偷盗和贩卖行为的大肆猖獗,加上古桥又都在荒郊野外,让古桥的很多构件都无法存留。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拆除城垣导致城垣周围的古桥不能独立存在。现在潞安古城不在了,各县的老城也不在了,护城河不在了,与城垣相连的古桥也不在了。历史无法改写,那是曾经的古国或都城啊,对与错,无法下一个结论,只能是一声叹息。文人墨客曾经赋予桥的那些内涵和美感再不可寻,纵使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又何处教吹箫?

  与古庙相比,人们对古桥少了几分敬畏,古桥上没有神灵居住,人们不认为古桥会对他们的生活起居、宗教信仰有所伤害,它不过就是一堆石头的组合排列,拆起来丝毫没有精神负担。

  城市的飞速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带来的是古迹的大量消亡,其中就包括古桥,越是建设得快的区域,古迹消失得就越彻底!长子和武乡已无古桥可寻。城市的桥、乡村的桥,在日与月的交替中,度过了那么多的年代,却在近几年推土机和挖掘机的侵略中灰飞烟灭。城市的高楼大厦泛着冰冷的波光,乡村是千篇一律的小屋楼房,属于古人的生命力和情趣,哪里去寻啊!

  当我知道北营街三巷里那座建于金代的桥是去年才拆除的时候,我义愤填膺。一个小巷,本就是里弄人情、徒步回环才有的情致,拆除一座古桥有何裨益?旧址上的几辆轿车,无不嘲弄着短浅的目光与见识。

  一声悠长的叹息来自于古代,城市这么大,河流这么长,怎么就容不下几座古桥?信息这么发达,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已经越来越清晰和强烈,古桥的消失速度为什么反倒越来越快了呢?

  即使我们是这样地辛苦和虔诚,也难免有遗珠之憾,一定还有古桥是没有进入我们视线中。今日著此文是希望抛砖引玉,看到的人们给我们提供信息,让我们的古桥资料更趋完整,也是希望人们能尽自己的一己之力,想方设法阻止古桥的继续消失。

A3_5_hd.jpg

沁县的环翠桥,其中一部分已被垃圾覆盖

A3_4_hd.jpg

屯留县西贾乡的永定桥

(文:王芳 图:孙萌)

本网独家报道
视频推荐
【长治微视】NO.8 | 梦想长治
【长治微视】NO.7 | 看现代化的长治,看传承中的长治!
【长治微视】NO.6 | 炎炎夏日为您送清凉!
慈善送温暖·爱心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