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域版 > 直通县域 > 高新区
向国家高新区阔步迈进
时间:2012-09-24 09:29:03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任小雪 关键字:
分享到:0

  4月8日,长治高新区“项目落地年”正式启动,山西中信高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软件园项目、山西世龙食品有限公司阿胶饮品系列扩建项目、新杰防爆设备有限公司矿用隔爆电器及电缆制造项目、农产品新干线项目开工奠基;
  6月9日,高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长治联通通讯生产楼项目、金威国际名品中心项目和山东格瑞德人防通风及设备防护项目开工奠基。
  仅仅两个月时间,九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奠基,高新区以大手笔、大魄力、大跨越,逐步成为我市区域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极”,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引擎”角色,正努力成为体现长治核心竞争力、代表我市现代化水平、彰显上党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2012年上半年,高新区科工贸总收入完成164亿元,全省开发区排名第4,同比增长21.8%;工业总产值完成142亿元,全省开发区排名第3,同比增长11.99%;财政总收入完成16.84亿元,全省开发区排名第1,同比增长17.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亿元,投资完成率全市排名第2,同比增长101%。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辅刚说:“战略选择决定发展方向。我们将着力‘办好一件大事,抓住两个重点,打造三区特色,注重五个坚持,实现五个翻番’,全面推进全区转型跨越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力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产业引领,打造三区特色,构筑“产业聚集圈”
  “产业集聚”一直是高新区的主要任务。去年以来,高新区把引进总部经济和研发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优先方向,培育新的产业领域和经济业态,实现产业集聚的新增长。
  一年来,一大批科技企业争先聚集,一个个项目在高新区这个“孵化器”里快速成长。
  在“高”字上下实功,在“新”字上出实招,加快建设高新技术集聚区、新兴产业引领区、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区经济结构实现了优化提升。围绕建设高新技术集聚区这一方向,高新区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来投资兴业。荷兰飞利浦、德国西门子、康宝集团等企业的投资上项,为全区产业优化提升注入了活力。钜星锻压的两项行业标准、长钢锻压的两项国家标准获得通过,使园区企业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提升竞争实力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围绕建设新兴产业引领区这一方向,高新区坚持高新特色,优化产业布局,高新产业、新兴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引进了以康宝生物疫苗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医药项目,以飞利浦-中池联华、山西崧宇科技、福万达等为标志的光电产业项目,以西门子大型特种电机基地、玉华再制造等为支撑的先进制造项目,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集群积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速。特别是居然之家、金威名品中心、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在高新区落户,中创集团、兴旺集团等总部加盟高新区发展,标志着高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开端。
  在建设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在全市遥遥领先。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市里任务的4倍;科工贸总收入、生产总值的增幅超过市里任务3倍;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超过市里任务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招商引资数、新引进亿元项目数达到市里任务的2倍;财政总收入的增幅超过市里任务1个百分点。剔除潞安环能后,财政总收入完成3.33亿元,比2010年增收1.19亿元,增长55.5%,比全市29.1%的增幅高出26个百分点,比全省25%的增幅高出30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0.71亿元,比2010年增收0.27亿元,增长62.8%,比全市34%的增幅高出近29个百分点,比全省25%的增幅高出近3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比全市36%的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比全省28%的增幅高出60个百分点。
  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打造“高新科技城”
  如果说“产业集聚”是高新区发展的“左膀”,那么“招商引资”无疑是“右臂”。去年以来,高新区就把主要精力和优势兵力都集中在招商引资上,全区招商、全党招商、全员招商,不断开阔招商视野,努力优化招商环境,开辟全新的招商领域,实现产业集聚的新增长。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首当其冲。高新区进一步强化了招商功能,新组建两个招商局,将招商任务分解到每个区领导和部门头上。制定出台了三个招商引资文件,完善了招商引资促进办法。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招商、招大商”,瞄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投资强度高、产出强度高的“五高”项目。去年,全区共引进新兴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42亿元,引进投资6.9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正在洽谈或者达成合作协议的项目共20个,项目总投资117亿元。重点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90.1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的79.5%;重点签约项目引资到位6.99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任务的76%,资金到位率全市第1。
  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已成为高新区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战场”。新上项目中有10个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包括两个世界500强项目: 荷兰飞利浦与中池联华合作的LED联合生产平台项目、德国西门子大型特种电机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7亿元的山西中信高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科技软件园项目,将建成长治乃至全省煤炭信息化研发生产服务基地,打造煤炭信息化的晋东南 “硅谷”;总投资1.1亿元的山西世龙食品有限公司阿胶饮品系列扩建项目,将填补国内动物性胶原蛋白饮料市场的空白;总投资1.2亿元的新杰防爆设备有限公司矿用隔爆电器及电缆制造项目,将通过高科技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打造煤矿安全采掘、矿用电器的制造平台。特别是高新区创新大厦及火炬广场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彻底结束高新区20年租房办公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善政务环境和办公条件,成为长治市新的城市地标和魅力窗口。
  在推进项目建设上,高新区加强了重点项目一线工作室的功能,深入推行项目建设包点责任制,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三个零”,即:帮扶项目零距离、推进项目零障碍、服务项目零投诉。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服务、上门服务、面对面服务、保姆式服务,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速度。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总投资117亿元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项目基地,保健食品、机械制造、矿用电器、高科技信息产业等产业的涵盖,凸显了高新区的发展后劲。吹响项目建设的“集结号”后,新的招商引资征程将再一次破浪前行,绽放出最美丽的激情与速度!
  着力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建设“人居幸福地”
  无论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还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朝着这一目标,高新区不断在努力……
  仅有四个村庄的高新区,城中村改造任务长期而艰巨。从去年初,高新区就启动了零村庄计划,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按照全面规划、稳步推进、重点突破、科学实施的思路,制定了城中村“村改居”草案,提出了城中村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揽子计划,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步伐。高新区化家庄去年投资3亿元开工了7栋安置楼,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建成后全村500多户居民可全部实现安置,特别是在拆迁改造方面实现了突破,完成拆迁15户,破解了多年来的拆迁改造难题。今年6月,高新区所辖的四个村同时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覆盖全区农村的城中村改造全面加快了速度。年内计划完成拆迁200户,截至目前,已完成拆迁120户。“拆旧”的同时高新区也在加快“建新”,目前,已建成安置房31.8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53%。城中村改造的稳步推进,为提升百姓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民生改善,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政府的责任。高新区在改善民生上突出了五个有:一是学有所教。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实现义务教育“零收费”。二是劳有所得。在新上企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去年,新增就业人员1580人,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4000余份,受理和调处劳动投诉23起,解决拖欠各类务工人员工资近14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老有所养。去年,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730万元,全区参保人员达到8244人。四个村居民全部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畴,实现了应保尽保。四是病有所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就医环境。五是困有所助。加大对困难群众、伤残人员、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发放各类补助补贴资金近100万元,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上的困难。
  在加强社会管理上,高新区实现了三个发展:一是加强安全监管,实现了安全发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业园区被市政府评为“本质安全型园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对小旅馆、房屋租赁户、五小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加强了管理,全区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好转。二是加强维稳措施,实现了稳定发展。建立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信访预警机制,坚持经常性排查和集中性排查相结合,及时化解突出的、可能影响稳定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赴省进京“零上访”。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实现了文明发展。以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居民道德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文明诚信企业、文明高效机关、文明规范行业、文明安全社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效果。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和节日文化,进一步丰富多彩,文化建设和文化惠民工作得到了拓展。
  加快升级扩区,增强发展实力,建设“国家高新区”
  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中,高新区把目光锁在了扩区和升级上,这既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高新区破茧成蝶的目标。
  今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依法依规、能放则放、重心下移、权责统一四项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原则,要求减少管理层级,对高新区尽可能落实国家、省、市规定的有关政策和权限。同时,为加快长治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的步伐,尽快拿回“国家高新区”这个金字招牌,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创建国家高新区实施方案》,站在战略高度,举全市之力争创国家高新区。
  这些政策,犹如一缕春风,为高新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送来了重大利好;犹如一阵春雷,在高新区激起“转型、升级、提速、扩区”的雄心壮志,为后发赶超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悉,国家高新区总数目前全国已达到88家,“十二五”期间将控制在100家内,只剩12家空间。如果没有国家高新区这块牌子,长治高新区将错失大转型、大跨越、大提升、大发展的良机。创建国家高新区,长治高新区有众多指标需要“闯关”,为了稳、准、快地达到“通关”标准,高新区干部职工都按照自己的分工,拼时间、拼体力、拼精力,咬紧牙关、背水一战,向着国家高新区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本报记者 刘婷婷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