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域版 > 直通县域 > 武乡县
武乡县产业扶贫百花竞放
时间:2014-08-14 09:51:01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田舒 关键字:
分享到:0

 

    走进武乡县韩北乡土河坪村,一个个现代化大棚里,牡丹花竞相开放,如同置身一片片花海。这是潞安集团在武乡县实施的食用菌和油用牡丹产业扶贫项目,也是该县诸多产业扶贫项目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乡县立足实际,紧紧抓住各类惠民政策,一改以往单一的 “输血型”、救济式扶贫方式,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使一大批种养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帮助群众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近三年来,该县先后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000多万元,近万名群众从中受益,产业扶贫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因地制宜壮大富民产业,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薄弱,是武乡县农民脱贫的一个“软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就是要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让扶贫成果可持续发展。武乡县紧紧围绕“农民收入翻番,农村整体脱贫”这个核心,抓住全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机遇,深化与潞安集团、山西焦煤集团等帮扶企业的对接沟通,由县领导挂帅,建立高效对接推进机制,努力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在该县韩北乡土河坪村的油用牡丹展示室里,用牡丹制成的饮料、提炼的牡丹油等色泽明亮、清香扑鼻。“牡丹浑身是宝,牡丹花瓣、花蕊可做茶,根能入药,籽能榨油,开发价值和前景不可估量,村民种植积极性很高。”村党支部书记魏志岗望着自家门口已建成的200亩油用牡丹园满心欢喜。

    公司一名负责人算了笔账:前三年农民每年每亩得600元补偿费,第四年牡丹结籽后,公司会根据农民种植的效益,逐年扣回成本,此后牡丹归农民所有,公司将与其签订购销合同,统一进行销售和加工。以每亩最低结籽200斤,每斤10元计算,亩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油用牡丹纯收入将是玉米、小麦等普通农作物的4至6倍。今年,潞安集团牡丹种植面积在去年950亩的基础上,将种植5000亩,带动近2000户种植农户。

    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从昔日贫穷、落后、闭塞的小山村,转变为振东集团等大企业相继落户的富裕村,背后也有产业扶贫开发的影子。振东集团现已投资4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集中在该村筹建了20座日光大棚和26座春秋大棚。

    目前,全县包括干水果、小杂粮、双孢菇等种植业得到蓬勃发展。通过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已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6500户,增收4000万元,户均增收达6000元。

    推行“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养殖业多点开花共同发展

    近年来,武乡县把养殖业作为助农增收的突破口,积极扶持了多维牧业有限公司、大山禽业有限公司、大象集团武乡绿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养殖企业,带动农民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山西多维牧业有限公司采取 “公司+合作社”模式经营,大力推广秸秆养羊的养殖模式。“按照我们的模式养羊,一亩地秸秆的价值将大于一亩地粮食的价值。”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养一只基础母羊成本为1000元,需一亩秸秆提供饲料,基础母羊一年可生三只育肥羔羊,三只育肥羔羊养殖成本一共1500元,也是需一亩秸秆提供饲料,生长到50公斤左右的时候销售,可收入4500元,这样两亩秸秆通过多维牧业的养殖模式可获利2000元。一亩秸秆平均获利1000元,而一亩地的玉米收益在800元左右,一亩地秸秆的价值大于一亩地粮食的价值的概念也就出来了。

    在产业发展中,大山禽业提供的套餐服务让农民受益:“借鸡下蛋”,将生长到70天的母鸡借给农户,负责送鸡上门,并为农户提供免疫服务和饲养管理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母鸡产蛋后农户向公司免费上缴一斤土鸡蛋,母鸡便归农户所有;“借鸡发财”,免费为农户提供生长到50天的公鸡,农户在山上牧养,在生长成熟后公司上门收购,扣除一斤鸡肉的价钱抵消公鸡成本;“借船出海”,农户将土鸡蛋上交到公司在该村的经纪人服务社,公司经过分拣、加工等工序后将鸡蛋卖到国内大超市,让农户借公司品牌把鸡蛋卖到较高的价钱。大山禽业有限公司现已形成由种鸡、蛋鸡、饲料加工、沼气发电有机肥、绿色种养基地和供销公司组成的循环产业。大山禽业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认证为出口禽蛋基地,每年向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出口鸡蛋200万公斤,今年2月份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目前,大山禽业共在武乡10个乡镇发放牧养鸡60余万只,涉及农户6000余户,户均增收10000余元。

    在大山禽业、多维牧业的示范引领下,大象集团、鑫四海等养殖企业也纷纷推行“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引导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养殖业中来,全县养殖业呈现出多点开花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武乡养殖企业已带动10000多户农户发展养殖,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

    以核桃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扶贫产业效益渐现

    “我们要把核桃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先锋树’、新农村建设的‘致富树’、和谐老区建设的‘基础树’种好、管好。”武乡县委副书记、县长阎新平,为老区武乡核桃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

    在武乡县韩北乡下合村的山山峁峁,一棵棵硕果累累的老核桃树、一株株剪枝涂白的新核桃树、一袋袋包裹严实尚在培育的核桃苗,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梯田里。“我家核桃树已有8亩挂果,收入比种粮食划算多了!”年近七旬的农民魏怀德高兴地说。其实,像下合村这样规模种植核桃的村庄在武乡比比皆是。

    几年间,以核桃产业为主导的武乡县新一轮扶贫产业发展战略,在老区大地全面铺开。

    走进武乡县故城镇高仁村,核桃坡、核桃沟、核桃路,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一眼望不到头,农民正在忙碌地修剪、浇水、管护。据悉,该村已连片种植核桃2000亩,人均达到4亩,是全县单村种植规模最大的精品示范园区,其中挂果面积1000余亩,人均增收6000余元。在园区示范带动下,石仁底、常家垴、西渠等周边村已集中连片发展核桃3000余亩,成为全县3个5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种植高标准园区之一。

    为使新发展的核桃产业成为精品工程,武乡县专门聘请了核桃种植专家,作为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的常年顾问,进村、上山全程跟踪指导,举办核桃种植培训班,各村配备一名林管员,解决种植技术难题,使广大种植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如今,武乡县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的高标准园区20余个,面积达4万亩,核桃种植总面积已达13万亩,涉及340个村,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根据武乡县委、县政府规划,2015年全县核桃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实现全县人均一亩的目标。这是武乡扶贫产业发展的宏伟目标。

    核桃——这一承载着老区农民希望的产业,将在脱贫翻番的征程中大放异彩。(安占伟 梁静 弓敏 王晋龙)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