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版 > 外媒关注
叶落是对根的情意
长治县振兴试验区第三届百姓根祖文化节掠影
时间:2013-05-08 11:33:47 来源:[!--befrom--] 编辑:江瑛 关键字:
分享到:0

nEO_IMG_孝文化照片资料 (2).jpg

引 子
  振兴新区总能推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活动。
  3月26日这一天,对振兴新区来说既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振兴新区一个重要的节日——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
  这是振兴新区继“我们的节日——重阳节”、“我们的节日——春节”之后的第三个文化品牌活动。
  振兴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届百姓根祖文化节,影响越来越大,如今振兴村已成为中华乡土根祖文化及全国村志集中展示的平台以及孝先敬老教育基地。
  根祖文化作为人类的“家谱”,既是社会人文资源的主脉,又是这一资源的归属凭据,它体现着人们寻根问祖、追流朔源的历史文化积淀。
  振兴的百姓根祖文化节,个性鲜明、特色浓重,具有原创性、直根性、关联性、系统性、开发性、延续性的品质。
  山西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大省,振兴的百姓根祖文化节因其独有魅力,成为三晋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于是,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余展,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秘书长张丛明,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白益华,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执行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惠民,郭沫若书画纪念馆馆长崔民选,著名画家孔祥国等一批专家学者欣然而来,使得这个节日又增添了浓浓的学术氛围。
  振兴新区怀着对文化的敬意,前所未有地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nEO_IMG_孝文化照片资料 (3).jpg


  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的开幕式上,第一个亮相的主角是“村志文化”。与会嘉宾首先为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北京市丰台区果园村、上海市嘉定区太平村、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等“2013年十佳村志代表”颁发了证书。
  盛世修志。虽然编修方志一向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流传下来的村志却并不多见。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显示,现存1949年前编修的方志共有8200余种,其中乡、镇、村、里志仅160余种,且集中于当时经济富足的江南(江苏、浙江)地区。
  上一轮全国性修志热潮始自20世纪80年代,当时省、市、县三级新编地方志共出版志书约6000部,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约两万部,地情书约7000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启动的第二轮修志,也已有1000余部省、市、县三级志书出版面市。然而,在新修方志的热潮中,村志的编修却并未列入规划,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不过,随着时代的推进,村志修编目前正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
  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为什么如此重视编修村志?对此,振兴试验区党委书记牛扎根说:编修村志是保存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资料的最佳载体,不少关于历史文化、自然灾害、矿藏、物产、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珍贵资料皆录于志,优劣兼记,真实客观。从方志功能来说,村志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举凡述、志、记、传、图、表、录等皆可运用,其中就有对村庄历史衍变、物质文化、村民文化及谱牒文化的重点记载。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志在手,便可对村落文化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可轻估。
  让人们吃惊的是,振兴村竟然还建起了“全国首家村志收藏馆”。
  这个村志收藏馆占地300余平方米,馆内藏有村志200余册,共分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华东、西南馆,集全国村志于一馆,开了村志收藏的先河。振兴的“全国村志收藏馆”每年将评选“十佳村志”,并为获选村颁发证书。“全国村志收藏馆”记录着我国农村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我国农村与时俱进的印迹。亚太环境保护协会执行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惠民为振兴村的全国首家村志收藏馆赠送了亲笔撰写的《中国村志赋》。
  振兴的领导们始终认为,族谱文化在农村根深蒂固,是维系农民血缘关系的纽带。振兴村“全国首家村志收藏馆”里的每一部村志,都渗透着各地质朴的乡民亲情,而这些往往为专业史学著作所需要。村民之间往往有着复杂的血缘关系,有比城市要紧密得多的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几乎人人互相知根知底,因而叙史真切实在,一般少隐讳和曲笔,修志的目的非常明确,全在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先辈创业之艰难,务求发扬光大。
  就我国而言,目前已经出版和正在编纂的村志一般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本村的历史文化都有根有据地追溯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村志是最具民族性的文化,在寻根问祖、追踪访亲中已经起到并还在起着巨大的作用。试想,假如我国几十万个行政村都理清了自己的文化历史,这对我国的史学研究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同时也可以预料,村志所记的在今天看来十分常见的日常生活资料,将来很可能就是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所梦寐以求的“瑰宝”。其二,成为有说服力的地方教科书。村志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详实、鲜活,尤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经济到文化,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无不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作为乡村“一方之全史”的村志,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乡土教材,所谓“人有爱乡心而后有爱国心,不能爱乡而谓能爱国者,是谰语也”。
  振兴村从研究最基层的家史、村史的微观入手,其实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的基础。振兴村今日提倡编纂村志,实际上等于对历史的和现实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一次深刻、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大量的个案分析,村志的集合可以说是最全面、最系统的国情、地情调查。
  村志是最具民族性的文化,村志在寻根问祖、追踪访亲中已经起到并仍在起着巨大的作用。不妨看一看我国的城市居民,只要上溯几代,他们中的多数仍可以发现自己的祖先原来也是农民。即使上溯几代以上没找到先民,由于持久的传统和强大的农村氛围双重影响,从其身上也都不难发现农民习俗和思维的胎记。尽管现在有人能恣情享有豪宅和豪华轿车,但传统节日时照样回归故里,掬一把黄土于坟上,烧一炷香插坟前。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研究中国的历史无疑应该把村志文化放到重要的位置。
  也就在这次根祖文化节上,《振兴村志》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nEO_IMG_孝文化照片资料 (1).jpg


  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为郭沫若书画创作基地揭幕。
  振兴新区创建郭沫若书画创作基地,就是要对郭沫若先生作为一个文化个体的研究和普及,提高到对由郭沫若先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的认识,把郭沫若所留下的精神财富看作具有重大政治和文化意义的文化现象,并以此文化现象提升“文化振兴”的层次、品位和文化魅力。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近郭沫若,了解郭沫若,学习和发扬郭沫若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甘落后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习郭沫若毫不妥协地与旧传统决裂、努力开创新时代而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
  振兴新区建有孝廉公园,这在我省的农村是不多见的。
  全国“村长”论坛走进长治振兴村——“孝文化交流会”,也是本届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的一个重头戏。
  振兴村大力宣扬孝文化,就是倡导全区百姓要以孝为先、以孝为德。崇尚孝文化,有益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设,有益于中年人践行传承孝道,有益于老年人幸福安度晚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孝不仅是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亲属老人,还应对国家、对人民大众。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升华。为国尽忠,为民办事就是大孝,就是最高的思想境界。
  事实上,振兴新区崇尚孝文化,就要从“孝”文化入手,寻找打开“孝”文化旅游资源的钥匙,让“孝”文化留下的历史烙印生成“孝”文化旅游资源。这是一笔潜在的、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财富,因而具有特殊的历史涵义和巨大的现实旅游开发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传统忠孝文化精华的支撑,“孝”文化中的很多观点完全可以为振兴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事业服务。
  在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期间,还有一个节日,这就是:振兴集团第十八届安全文化节。
  安全是什么?
  安全是一种文化。重视安全、尊重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忽视安全,轻视生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一种文化的形成,要靠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在振兴见到的大量安全警示语、标示牌就是一种文化。振兴上上下下都在认真学习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是一种幸福,幸福是一种美好状态。有谁会把没有安全感的生活当作幸福生活?有谁敢说安全不是长久地享受幸福生活的保证?
  安全是一种文明。安全技术要靠科学技术,靠文化教育,靠经济基础,一句话,靠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为广泛传播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构建生产安全、生活安康、社会安定、人人安乐的和谐社会,振兴新区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模式。通过举办“安全文化节”,振兴新区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先进典型和管理经验,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逐步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努力营造日益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组织好“安全文化节”活动,振兴新区将举办“安全文化节”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将活动方案发到各单位、各部门,向基层进行广泛动员,周密部署。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亲自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各项活动的时间、目标和要求,做到各项活动有部署、有计划、有措施,确保“安全文化节”各项活动的有效推进。
  振兴安全文化节的目的是:促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突出事故预防、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推进安全文化理论和建设手段创新,构建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为促进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步好转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实践证明,振兴举办“安全文化节”,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有效载体,是倡导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振兴新区将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使文化节活动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使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nEO_IMG_孝文化照片资料.jpg


  振兴的根祖文化节,贯穿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它的价值也表现在了这些方面。
  根祖文化就是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书写着一个地方的灵魂,也指示着一个地方的现在与未来。振兴的根祖文化没有厚古薄今,没有抱残守缺,而是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以世界眼光重新审视它,从它的丰厚底蕴中发掘出其启迪当今和未来的价值功能。
  文化缺少载体将无以表达,无以呈现。“文化振兴”建设既是文化行为,也是经济行为。
  有一句话, 叫“拼经济,还要拼文化;比速度,还要比厚度”。这个厚度就是文化的厚度。振兴的领导们明白,文脉要靠人脉来传承,这就需要将历史文化的意蕴贯穿在每一个环节。农村城镇化进程越要加速,就越需要历史和文化支撑。因此,“文化振兴”的建设使振兴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做到了“形神兼备”。
  在振兴百姓根祖文化节期间,有一个特别的内容是“就地城镇化之现代农业的出路与发展”专题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和部分省、市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展望城镇化的光明前景。
近年来,在长治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治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振兴新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按照“以企带村、兴企建村、幷村建区、兴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努力打破机制壁垒,积极破解发展瓶颈,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改革实践。
  在发展中,振兴新区主要实施推进的是“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异地城镇化”而言的。近年来,以大量农民进城为特征的“异地城镇化”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成为当前国内城镇化发展的主流模式,并取得了可喜成就。但采取农村“就地城镇化”途径,推动城市资源向小城镇、中心村延伸,实现农民向小城镇、中心村聚集地聚集,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发展能够在加快城镇化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两方面同时发力,实现低成本、集约化、低碳化、生态化,成为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振兴新区通过走“就地城镇化”发展之路,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基础,而且有效促进了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实现了农业发展方式、农村人居改造和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变。近年来,振兴新区先后被授予“全国乡村休闲度假示范区”、“全国农村低碳生活示范区”、“全国农村生态文化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振兴村先后被授予“全国特色村”、“全国幸福村”、“山西省生态文明村”等称号。
  振兴城镇化是新型的就地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镇化质量,强调适度和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其目标指向应是“适度的城镇化增速”、“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为此,振兴新区结合自身实际,上项目、上好项目。振兴这几年初步提出了集中流转土地、建设新型农庄、优化种植结构、实行科技孵化、推动多元发展、提升产出效益的思路。目前,振兴新区已流转土地6331亩,拟在这6000余亩土地上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庄,具体设想是:
  ——有机种植与景观绿化相统一,人工培育与机械耕作相配套,生态采摘与观光旅游相融合,科技孵化与产业示范为一体。
  ——主要计划内容为三大工程、五大板块。三大工程是集中连片、岸齐地整的山坡地改造工程;库河相连、沟渠相接的山地水利建设工程;智能监控、机械作业的科技运营管理工程。五大板块是山地经济林种植板块、沿途景观带种植板块、名贵特种花卉种植板块、高效有机作物种植板块、沿河鱼塘景观养殖板块。
  ——以集团化公司统一经营,以家庭化农庄实施管理,以市场化模式包装推介,以多元化产业增值增效。
  ——改造生态环境,打造地域景观标杆;发展多元农业,提升土地产业效益;积聚外来人流,拉动地域经济增长;转变经营方式,推动农民身份幸福指数,真正地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为目标的总体思路。
  文化与经济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文化又是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振兴新区具有以中华根祖为主题进行文化建设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因此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战略的良好机遇,开发与发展振兴中华百姓根祖文化旅游产业,将会大大增强振兴新区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力地推动振兴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中国文化根植于被称之为母体文化的乡土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研究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特征,只有从乡村社会研究入手,才能真正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认知价值的认识。
  这次“中国振兴第三届百姓根祖文化节”的理念,是以“根”为纽带,以“孝”为轴线,以“亲”为主题,以“和”为基础。确立这样一个理念就是要弘扬根祖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目标,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宗旨,利用寻根祭祖节这个大平台,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扩大对外交流,推动振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振兴的根祖文化定位是:以传承与发展根祖文化为纽带,以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振兴百姓根祖的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发展振兴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理念,架起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振兴、走进振兴、融入振兴的平台,架起让振兴走出上党、走向全国的文化与经济合作桥梁,架起吸引四面八方人士共谋繁荣发展的对话机制与交流平台,使振兴成为三晋大地寻根问祖的理想之地。
  振兴根祖文化的目标就是:把振兴建成最为集中的融合根祖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孝文化、礼乐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体的,以留名、留德、留迹、个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记录、博览和传承为主体的观光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采摘观赏的大型文化园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祭拜先祖、参观游览,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艺术家到振兴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振兴新区的文化品位,打造“文化振兴”亮丽名片。同时,将振兴建设成为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直观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成为广大群众增添对自己共同先祖的认同感、自豪感的寻根基地。
  振兴的根祖文化虽然代替不了三晋大地根祖文化的全部,却能从中较全面地看出根祖文化的概貌。三晋根祖文化在振兴的确具有相当典型的表现,它体现的是振兴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网友评论 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长治网保持中立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