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版 > 新闻专题 > “六大发展”在长治
美丽长治“绿意”浓
绿之源
时间:2014-12-23 08:42:08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秦天 关键字:
分享到:0

  美丽长治,“绿意”正浓。

  构筑绿色增长模式,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完善绿色发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走出高碳经济低碳发展新路……地处太行腹地的长治,绿色葱茏,满目生辉。

  循环经济方兴未艾,低碳产业加紧布局,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经济风生水起——走进这片绿,但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栽树植绿、铁腕治污,赢得碧水蓝天,城乡生态环境大幅改善——融入这团绿,但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绿色消费蔚然成风,绿色意识深入人心,百姓生活绿意盈盈——浸润这泓绿,但见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满腔“绿色”情怀,一路奋进崛起。绿色,长治最生动的颜色。

  循环经济彰显长治智慧

  绿色,是经济的绿色,更是发展方式的绿色。

  一家企业转型升级不易,一个区域调整结构更难,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难。惟其如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更为重要。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如果说过去我们抓经济主要靠基础建设、发展产业、招商引资,那么今天追求绿色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做好关停并转、节能降耗的“减法”,学会生态修复与补偿的“加法”,探索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

  面对绿色发展,长治又将何为?长治作答:“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

  “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长治把绿色发展做得风生水起,扎扎实实。

  在长治,“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首推潞宝集团。

  一条以焦炉气制甲醇为龙头的煤炭生产~煤炭精选~焦炭生产~焦化副产品回收及加工~焦炉气综合利用~矸石余热发电~物流运输循环经济产业链,让潞宝从完全依赖资源的“单行道”,到矿产原料、产品甚至废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大循环”,实现了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的资源型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点石成金”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这样 “点石成金”的例子在长治比比皆是。

  循环经济助推绿色长治建设。在焦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作为资源型城市,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将产业链做得更长,将附加值做得更高?循着“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的思路,我市在煤炭就地转化上大做文章。发电厂、建材厂、焦化厂、煤气公司等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项目落地。

  传统煤炭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高端发展,实施创新驱动、低碳行动和扶贫联动“三个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企业高端转型、深度转型、持续转型。煤转电、煤转油、煤转化工产品……我市不断在煤炭深度加工中催生新产业、追求高效益。

  低碳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长治顺应低碳趋势,重点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新兴产业板块,精心培育绿色支柱产业。

  然而,在长治,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还远远不止这些。

  如今,环环紧扣的产业循环链,正在向农村延伸。

  在长治县荫城镇有一个荆圪道村。这里地处长治县东南,佛爷山下,三面环山,林木茂盛。午饭时刻,家家户户的屋顶却不见炊烟,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炒菜拧开关。“这多亏有了沼气池!”刚做完饭的村民乐呵呵地说,“不光是做饭方便,沼气池里填的是村里养猪场的猪粪,原料有的是,猪粪也不愁清理了。”

  在荆圪道村,一条集生猪养殖~沼气再利用~有机肥生产~绿色蔬菜种植~肉制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令人咋舌。

  农业发展不仅能够“延伸抓循环”,也可以“转型上高端”,荆圪道村同样作出了最好的示范。除了建设生猪加工厂,把熟肉制品摆上餐桌就成了他们下一个目标。前不久,荆圪道村与全国知名企业——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荆圪道村建立分公司,主要生产肉灌制品、熏酱制品、格瓦斯饮料、糖果、面包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目前,公司基建工程已拉开序幕,预计明年“五一”即可投产。

  “延伸抓循环、转型上高端”,荆圪道村完成了从“地下”转“地上”、从“黑色”变“绿色”的转变,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覆盖,成为农业现代化最生动的范例。

  如今放眼长治,绿色崛起正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今年7月,作为我省唯一承担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城市,长治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验收,为全国的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积累了经验。

  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着力实现从依赖单一资源发展向多产业共生发展的飞跃,长治充分展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 “循环智慧”。

  绿之韵

  绿水青山铺展长治画卷

  青山作笔,绿水为墨,点染绿色长治。

  走进绿色长治,如同欣赏一幅山水画卷。

  2014,栽树植绿,稳步提速。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41.2万亩,分别占市任务40万亩和省任务30.6万亩的103%和134.6%,其中完成以太行山和太岳山为重点的两山造林工程16.9万亩,占任务15.7万亩的107.7%;
  完成以核桃为重点的干果经济林和以连翘为重点的生态经济林兼用林“两林”富民工程19万亩,占任务19万亩的100%,全面完成了双十示范工程3万亩、两区恢复工程2.3万亩建设任务;完成义务植树526万株,占任务500万株的105.2%;在双改提效工程中,完成中幼林抚育5万亩,占任务3.3万亩的151.5%,完成干果经济林低效林改造工程5万亩,占任务5万亩的100%;全市新育苗完成2.03万亩,占任务2万亩的101%。全市通道绿化涉及汾邢高速武乡段15.5公里和长安高速路壶关连接线6.4公里,现已全面完成绿化任务。

  植绿更需护绿。缚住“黑龙”,斩断“黑水”,长治铁腕治污,动真碰硬。

  ——水环境治理方面。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加快推进全市化工企业地表水置换。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襄垣县王桥镇、沁源李元镇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黎城县污水处理中心、平顺县污水处理厂、武乡西电净水有限公司提标改造项目投入运行;沁源郭道镇,武乡洪水镇、蟠龙镇等乡镇污水处理厂进入调试阶段。

  ——工业烟尘治理方面。完成首钢长钢、潞城兴宝、黎城太行、黎城金元、郊区长信5家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脱硫;潞城卓越、郊区科保、长治县华泰3家水泥企业烟气脱硝;漳电、漳山、王曲等除尘设施改造。一些落后工艺、产能逐步淘汰,主城区内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特别是郊区采取果断措施对长信2座高炉、2台转炉和漳泽化工等4家电石企业集中拆除,共削减二氧化硫1087吨、氮氧化物247吨、烟尘、工业粉尘7541吨。

  ——燃煤锅炉改造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大气污染治理资金2731万元,重点对主城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进行补助。目前主城区395台采暖锅炉,现已完成集中供热锅炉改造161台,完成除尘改造207台,完成率为93.2%。主城区229台经营性燃煤锅炉,现已完成清洁能源改造219台,完成率为95.6%,城中村土小燃煤锅炉拆除1332台。主城区实施餐饮业油烟治理的单位1980家,现已完成改造1260家,正在改造和停业关闭的有658家。

  ——重点减排项目方面。2014年国家和省定9个责任书项目已完成,分别是:西山煤电武乡发电厂1#、2#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长治漳泽发电分公司4#、6#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首钢长钢、山西长信、黎城太行和金元,潞城兴宝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市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326辆,完成率为53%;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211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3座、油罐车回收治理119辆。

  ——扬尘污染治理方面。今年市政府投资2000万元,为城区、郊区、高新区购置机扫车26辆,洒水车19辆,并对主城区内主要街道及外环路机扫和洒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机扫率达到30%;市住建局对主城区内的138个建筑工地全部采取洒水、围挡、覆盖及车辆封闭运输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扬尘污染。

  ——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方面。搬迁了主城区范围内的潞赛达搅拌站、潞海商品砼和飞机场储煤场;完成了城区诚达商砼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城区东关储煤场的物料覆盖工作。完成了郊区关村煤站等6家储煤场的储煤清空工作;责令山西省国新能源长治公司等2家企业停产、郊区长信2座高炉和电石企业完成拆除。

  ——机动车尾气和油气回收治理方面。今年,市政府投资230万元,购置尾气检测红外线遥感车1辆,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力度。划定黄标车限行和禁行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4326辆,完成率为53%;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254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3座、油罐车回收治理121辆。

  ——环境违法行为查处方面。全市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9000人(次),检查企业2500家(次),先后对71家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实施了停产整治,对22家企业实施了经济处罚,对5家企业排污许可证暂缓核发;对列入全省的11家重点污染企业实行挂牌督办。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启动浊漳河南源入库口(漳泽水库)人工湿地工程;潞城市店上段人工湿地工程、襄垣县甘村湿地工程已基本建成;长治县陶清河六家-南呈段湿地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平顺县、沁县、武乡县、壶关县4县6镇(乡)的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现已基本完成。《长治市2014~2020年农村污水防治规划》正在编制,年内开工2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建设。

  ——垃圾禁烧和城市绿化方面。落实垃圾禁烧目标责任制,共查处垃圾焚烧行为162起;市园林局补植、种植各类植物98.7万株、5833平方米,草坪93万平方米,修剪绿篱199.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2.1万吨。

  不仅要青山绿水,还要城乡皆绿;不仅要蓝天白云,还要清新空气。1~11月份,市区二级以上天数为22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8天;重污染天数为15天,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天;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下降10.7%,PM10下降2.5%。同时,国控断面王家庄水质达标率100%;重点流域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2.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翻开长治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翻开长治画卷,我们可以印证这样的论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机制创新激发长治力量

  绿色发展,每一项决策,都可能面临“做蛋糕”与“分蛋糕”的众口难调;每一次突破,都可能面临现实与长远的两难选择。

  在长治,不仅速度、质量、效益同等重要,而且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这根“指挥棒”,引导着干部既立“丰碑”,又树“口碑”。

  绿色发展呼唤政府的绿色领导力。克服患得患失的利害权衡,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直面矛盾、破解难题。

  节能降耗工作始终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今年,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鼓励工业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工业企业开展节能技术研发,促进节能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支持六类高效节能产品的推广使用,支持工业企业利用煤矸石、矿渣、粉煤灰、冶炼废渣、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生产再生制品及其他加工产品;支持工业企业对废水(液)处理加工和循环利用及对焦炉煤气、烟气净化回收和深加工,余热余压综合利用。

  林业政策体系继续完善。围绕林业发展“提质增效,扩量转型”的总体要求,市县两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林业扶持政策,市政府出台了《长治市林业生态建设“三步走”实施方案(2013~2017)》和《长治市创建“林业生态县”、“绿色生态乡(镇)”、“绿色生态村”活动实施方案》,沁源县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沁源县连翘管护办法<暂行>》,潞城市出台了对新发展核桃林每年每亩补助100元,连补三年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今后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十二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联合执法的实施意见》、《长治市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百日”会战专项行动方案》,推行环保、公安联合执法,解决了环境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完善督查和信息互通制度,对环保百日攻坚情况一日一通报、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议;制作了《环境污染实录》,创办了《长治重点环境信息日报》,在长治电视台、《长治日报》开辟了“治污进行时”专题栏目;市直23个单位在不增加人员和编制的情况下成立了环保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国控、省控等70余家重点污染源监控企业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

  与此同时,按照市政府“简政放权”的要求,将主城区锅炉烟尘达标排放合格证、餐饮业燃料改造及油烟达标排放合格证的核发权下放城区、郊区和高新区;将有市政府或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33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下放至县区环境保护局;将排污许可证8大类21项审批事项下放各县市区和高新区。

  绿色新政在坚守目标中展现魅力。

  绿色理念在稳步推进中深入人心。

  “绿色长治”,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出行方式、居住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绿色,正成为一种自觉。

  上下班以步代车,每张纸双面打印,购物自备环保袋而不用塑料袋,电脑不工作时关闭主机及显示器……这是城市上班族的绿色生活;

  做饭用沼气,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爱护山林古树,不乱砍滥伐,垃圾分类、旧物回收……这是市井乡间兴起的绿色风尚;

  无公害、有机食品走俏,节能灯、节能家电畅销,绿色消费蔚然成风……

  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生活,绿色正逐渐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清新。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成为长治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

  美丽长治,“绿意”正浓。“绿色发展”,照亮我们的现实,更将点燃我们的未来。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