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版 > 新闻专题 > 2014优秀人大代表风采录
刘俊苏
时间:2014-05-15 10:01:36 来源: 编辑:路璐 关键字:
分享到:0

刘俊苏.JPG

黎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 刘俊苏

  近年来,在太行腹地的黎城县,一个人和她创办的事业在人们中间口口相传,她以博大的母爱温暖着八十多名残疾儿的心,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幸福生活、学习进步、健康发展的崭新的天地,感动着你我,感动着身临其境了解她事迹的每一个人。她就是荣获市“五一”巾帼奖、行业巾帼标兵、劳动竞赛一等功,县道德模范、社会事业发展先进个人,2012年当选为长治市十三届人大代表的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俊苏。

  黎城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原位于黎侯镇麦仓村,走近该校,挂在校门边的校牌漆色已显退落,纹理开裂,学校围墙和迎入眼帘的校舍虽显陈旧,但气氛与环境焕然,给人以清雅、整洁之感。校园栽有树木、花草,校舍间间排列,挂着门牌,教室里传来老师甜美的声调和孩子们朗朗的书声;男女斋干净规整,衣被叠放有序;餐厅灶具摆放精致,窗明几净;成果展室贴满孩子们的绘画、剪纸及其他手工艺术品;规章制度健全,课余时间孩子们做操、嬉戏,管理秩序井然。使人一看就有条件虽差、工作虽苦,但管理到位的印象,使你进一步感受到学校管理匠心的独到和呵护的用心。

  刘俊苏,黎城县三十亩村人,曾有三年小学、一年幼儿园的教学经历。丈夫原是乡供销社的职工,供销社体制改革承包本村分销店,后单位又将此店的房产分给了自己,夫妻俩将之翻盖,盖起了一溜五间的二层楼房,她和丈夫以此作为店面经营日杂副食门市,卖啤酒小菜,并耕种着六七亩土地,一年下来,收入三、四万元,在本村也算是个殷实的小康之家。他们育有一个女儿,还想儿女双全。和许多他们的同龄人一样,俩人对将来的日子充满了幸福的憧憬,没想到承载着夫妻恩爱和双方父母抱孙(外孙)希望的十月怀胎,呱呱坠地的却是一个患有先心病、大脑痴呆的弱智儿,从此,她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她曾无数次半夜哭醒,曾不止一次地诅咒命运的不公。毕竟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哭过怨过之后,看着孩子的痴样,笑脸,母爱之情油然而生,是啊,孩子是无罪的。

  这样,一边经营着自己的门市,一边抚养着残疾的儿子,几年下来,积蓄慢慢多了。孩子渐渐大了,看到孩子胖乎乎的样子和见到父母的喜相,听到看到孩子长大后含混不清的“爸妈”声和偎依在母亲膝下的眼神,莫名的幸福在她心中升腾,他开始考虑孩子将来的人生问题。他把孩子送到本村小学,跟不上课,不行;又把孩子送到邻县的特教学校,回家后每逢开学,孩子又哭着不去。冬天回家,衣着污渍褴褛,小手肿胀,冻疮结 痂流脓,娘俩抱头痛哭。静下心来,她想,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节奏很快,正常儿尚且早早入幼儿园、小学直至念上20年,而残疾儿呢?他们和正常儿本身在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如此再不管不问,不让他们开启心智,接受教育,将来绝对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自己的孩子这样,社会上还有许多比自己孩子稍聪明些的,也还有许多不如自己孩子的,自己作为残疾儿的母亲,深知这许许多多的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内心的的痛楚以及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无助和无奈。自己这几年辛勤经营,家里也攒了一笔钱,有了一定的条件,何不自己创办一所残疾儿教育学校,让这许多本身先天条件就差,又在继续荒废的孩子接受较为正规的教育呢?“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此在她心底,母爱已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孩子,而是许许多多的残疾儿,由此,她从心灵深处完成了一次情感的升华,她要营造人间大爱,为许许多多的残疾儿奉献无私的母爱!

  她把这一大胆的想法亮明,家里顿时象炸开了锅。双方父母自不必说,就是自己的女儿也不理解,整日和她生气。人们普遍说她这是无事找事,放着富足的日子不过瞎折腾。作为丈夫,他深深理解妻子的用心,但他也深知创办一所学校谈何容易,从来学校都是公家办的,场地、师资,凭我们攒的几个钱能行吗?虽不同意,却也没有明说。

  说干就干,她硬是做通了丈夫的工作,整天用摩托车带着她早出晚归,到教育部门咨询办学事宜,到太原、临汾、曲沃、长治、平顺、襄垣等地的特教学校考察取经,到县城周边寻找校址。他们找到城边某村,干部嫌村里办这样的学校名声不好,没有谈成;又找关闭的工厂,不成;找到县生产资料,由于二、三年后又要拆除,也被搁浅。她这个人有个犟脾气,越是难办的事情越要硬着头皮干,不服输。整日奔波劳累,躺在床上却总是难以入睡。正在她心焦上火、踏破铁鞋之际,忽然柳暗花明。一日,女儿的干爹到家里,当得知他们俩正为校址奔忙时,说,我们村有书房(学校),很大,没几个孩子,占着不几间,何不去看看?女儿干爹是麦仓村人,于是俩人风风火火地到麦仓,没想到,事情竟真的办成了。接下来,她动员双方家人亲戚整修校室,修建灶房,购置床具和借用桌凳,把校舍整饰一新。

  学校落实了,这对于她的宏伟计划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要把学校办好,光靠她这个光杆司令是不行的,首先要招揽精通教学和管理人员。县教育局的魏副局长向她推荐前教育局副局长赵红斌,说要想办好学校非得有这样的专门人才不行。于是她便登门拜访。当时赵退职在家,长治某中专聘他当老师,说每月给2000元,奖金在外,并报销车旅费,这条件是相当诱人的。面对找上门来求贤若渴的她,当赵老师了解到她是要办一所残疾儿学校时,便郑重地问她:你是想挣钱,还是有什么打算?当听到她的办学经历和得到她要将之作为一项事业来办的倾诉之后,赵老师动心了,到这样的学校去,和这样的人遇事,一则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余热生辉、报效社会,二则也深深为她的一腔热情和对残疾儿的母爱之心所感动,于是爽快答应,并回绝了长治某校的邀请,毅然来到她创办的学校,要知道她所能开出的工资仅仅是每月700元。在以后工作相处的日子,赵曾对她感慨地说,人说做买卖的都是奸商,遇事小气,在我看来你和他们可不一样!她的丈夫通过长期和她跑这事,也为她的精神所打动,觉得应该为她做点事情,“我不帮她谁帮她”,从此他默默地承担起后勤主管的责任。

  接着便是搭班子,招聘教学老师、生活老师和职工。这些人马招齐后,便考虑接收学生入学。由于她创办残疾儿学校的义举早已传到了周边,残疾儿的家长四处打听,互相转告,首次招生就有24名残疾儿童报名,这24名学生被编为三个教学班。2007年8月22日,这一天在她人生履历中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由她创办的黎城县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开学了!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的隆重的开学典礼,没有奢华的庆典仪式,甚至连麦仓村的村民也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一如她的为人。

  按说办学校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也该歇口气了。然而这是一顶紧箍咒,才刚刚套在她的头上,什么时候不顺其意,他自然要发威、发作,让你难受。首先是资金问题,该校办得是特教,但享受的却是普通全日制小学待遇,县里只派有一名公办教师,其他的教职工则由她出资聘用。教育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是每生每学期1200元,考虑到大多数学生家庭贫困,她降到了700元,就这也不能保证全部收起。为此她只得精打细算,即便如此,考虑到学生冬季取暖安全,她还是花大钱安装了暖气,虽然施工队建议用煤球,这可以减少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她一方面嫌孩子冷,另一方面也怕大人孩子稍有闪失烧伤或中了煤烟(气)。在以后办学的日子里,即使经费怎样紧张,自己多么受屈,她也从来没有拖欠过教职工的工资。

  作为母亲,作为一个残疾儿的母亲,她不由自主地把她的学生视若亲生。停河铺村残疾儿王垒,她母亲和姐姐都是弱智,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送其上学只带了200元,看看父亲央求的样子,她流泪收下了孩子。孩子被褥枕头脏破,洗了也不能用,她拿出自家的布缝补好。西村有残疾俩兄弟,母亲弱智,父亲瘫痪在床,全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哥哥唐永红14岁,弱智、半哑,弟弟唐国红10岁,弱智。因为没人管教,整日流落村里,毁庄稼、坏门窗。她让丈夫用摩托把他们接到学校,又把蓬头垢面、衣服破烂的他们带到城里洗了澡,理了发,并把儿子的衣服给兄弟二人换上,其后到现在的五年时间,她没有收过兄弟俩一分钱。看到孩子脏兮兮的脸,她都为他们擦鼻涕、洗脸;每当孩子患病,她会请医生并嘱生活老师按时喂药。特困家庭没有换洗的衣裤,她会拿出自家孩子的衣服,有时弱智儿大便后,她会为他们擦屁股,紧裤带,有时还亲手清理他们拉在裤子里的大便。虽为校长,实则慈母,她以博大的母爱撑起了残疾儿童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广阔天地。

  她大爱无疆的义举,传遍了全县。市慈善会常反堂会长、张荣旦秘书长,听到学校的情况后,不无动情地说,黎城是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一定会尽我们之力为革命老区的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办点实事。县委、县政府领导来了,县科教局、民政局、工会、妇联、关工委、残联、慈善会的领导来了,市东明集团、白岩寺项目、崇利亨超市、雪奥羽绒服装城、平安保险公司的领导来了,《黎城报》、黎城电视台、长治电视台、《山西日报》也走进了博爱特殊教育学校。2010年时任郜县长为该校拨付经费10万元,2011、2012 年县政府又分别拨付了5万元。其他各机关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也带来了学习用具和米面油等食品,尤其是今年开展“学雷锋”活动,来的领导和机关单位人多,捐赠的物品也多,所有这些都多少缓解了办学经费不足问题。特别应该提到的是,2011年7月中央电视台12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组到校实地采访拍摄,11月10日播出了《修复折翼的尊严》,系统地介绍了学校教学管理、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的情况以及她立志办学、大爱奉献的心路历程。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大同市一不留姓名的男士专程来到学校,看到了他们在艰难中支撑,看到了他们的敬业和爱心,看到了他们在真正地干些好事、大事,感动得哭了。他说:“我也看到过类似不少的报道,往往到那儿一看什么也没有”。临走时,她留下了3000元钱。还有呼和浩特的满都娃看到了电视台的报道后,邮寄来500元钱。她对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外地的好人给予学校和她自己的支持深表感谢,同时也增强了她办好学校,争取向高标准迈进的信心和勇气。

  慈母手中线,寸草报春晖。她的大爱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孩子们给她以丰厚的回报:由先前的“一窝蜂”难于管理,到基本自觉排队、做操,他们学会了简单的数数、运算,学会了拼读、认字、写字,学会了唱歌、涂画,学会了系鞋带、穿衣服、洗碗。2008年4月市电视台对该校“奥运春风吹拂博爱特教校园”主题活动进行采访,师生亲手制作喜迎奥运长卷,残儿们歪歪扭扭地写下“2008北京,迎奥运,好好学习”并签名。市残联李新梅科长观看师生表演时热泪盈眶地高度评价:“你们起步晚,但起点高,正规办学,员工敬业,发展有望”。五年来,该校获得一系列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获得长治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残疾人之家”称号。3名教师获县模范教师,1名教师评为县教学能手。2009年8月该校5名学生参加省特奥会荣获一金、一银、三铜,名列长治市前茅。2011年学校排练的舞蹈《开门红》和诗朗诵《特教校园爱心无限》去年参加长治市特殊教育学校文艺汇演受到好评,并由市残联推荐参加省特殊教育学校文艺汇演。今年县春节晚会,学生表演的快板《圆了残儿上学梦》和手语舞《感恩的心》受到在场领导和观众的称赞与充分肯定。今年“六一”节,县委郜书记、政府郝县长和分管教育的刘副县长赴校和师生们共度节日。

  现在她所创办的学校已达到81名学生、7个教学班、25名教职工的规模,是九年一贯制、全日制的寄宿制学校,为全县残疾儿童接受“普九”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解决了全县残疾儿的入学问题,而且由于她的名声和影响所及,还有左权县的8名、潞城市的2名残疾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慕名入读该校。

  但是学校的经营运转却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首先,学校是事实上的特教学校,享受的是普通小学的待遇,这就影响到拨付的经费的多少,而且差距很大,也影响师资的配备。现在学校只有一名公办教师,原先领取的是普通教师的工资,后经刘俊苏多方联系争取,为其办理了特教工资,月增资二三百元,并补发了10000余元,多少保护了教师的积极性。其他教师由于都是她自己聘用,工资较低,难以留得住人,有3个学校教育培养多年的教师,两个考取了正式教师,一个考上乡镇岗位,都走了。第二是学校负债严重,发展维艰。学校发展到今天,一是靠夫妇俩过去攒下的家底,二是靠每个学生每学期收取的700元费用(有的还不能按标准收起),三是靠政府的部分拨款,对于黎城这个以农为主的山区小县,可以支持的财力十分有限,四是社会各界好心人的赞助,这可以缓解小部分压力。在支出方面,教职工工资一般是每月700元,年限长的还要多一点,每人每月需900余元,加上五年来学校办公、取暖、校舍租赁、设备添置等累计负债60余万元,是负债支撑,所有这些都是她找亲朋好友按银行利息借贷而来。第三是聘用教师多,特教教师编制是普通学校教师编制的4倍。第四是校舍简陋局促问题,经县领导和教育部门负责人联系协调现已搬迁到李庄的原教师培训基地,环境和条件有很大改善,但需增加必要的设施设备配置,如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学生训练场所与器材,现代化教育的技术设施设备。所有这些单靠她一个人努力是不可想象的。真诚希望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儿,关注她的特教学校,希望我们更多的企业家、慈善家到校看一看,捐资助教,对她扶携相帮。而且县政府、县教育局领导也下决心抓住机会积极申报黎城的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如果申报成功,届时她的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将得到国家的政策资金支持,她内心深处的建设综合教学楼,让全县的残疾儿和普通儿童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梦想定将实现!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大职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坚持从人民权力使者的高度和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做到不忘身份,为民执言,依法用权,努力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自201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她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她积极参加每一次人代会会议,参与每一次分团会议。她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敢于仗义执言,为百姓说话,在市、县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教育均衡发展、合理设置农村中小学校、扶持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力度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等议案建议10余件。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