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版 > 新闻专题 > 2015太行精神 > 红色故事
革命熔炉
时间:2015-01-29 15:31:28 来源: 编辑:路璐 关键字:
分享到:0

熔炉1.jpg

抗日军政大学在武乡蟠龙镇旧址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接待了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当我讲到抗大的时候,他们就不约而同的唱起了“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原来他们其中两位是抗大第六分校的学员,这次专程回到武乡,是为了缅怀这片他们曾经学习和战斗过的热土。其中一位给我深情的讲诉了抗大在武乡的艰苦成长历程。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也随之改编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为“抗大”。为了培养更多的军事干部和就进吸收知识青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抗大开赴华北敌后办学。1940年2月,抗大总校由晋察冀军区组成的南下支队护送,长途爬涉抵达武乡县蟠龙地区,并在此招收新学员,1940年4月15日抗大第六期在蟠龙镇开学,这是总校到敌后开办的第一期。
  抗大迁到武乡后,教学与部队、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使整个教学增添了活力。当时针对敌后办学常遇敌情、流动性大等特点,加上晋冀豫区是华北抗战的中心,驻扎了许多高级指挥机关,武乡很难负担这么多部队的供给,特别是敌人常常来“扫荡”,因而使抗大在生活中遇到极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粮食困难,抗大经常组织学员从武乡蟠龙镇一带翻山越岭,穿过二三百里的崎岖山道,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到平顺、昔阳等游击区去背粮。出发时,每人要背上背包、带上几天的口粮在路上吃。到目的地后,由于粮袋少,就用裤管装粮食,用双肩来背负“粮袋”。当时根据年龄大小和体质强弱的不同:年轻力壮的同志一次可背七八十斤,年老体弱的同志只能背四五十斤。往返一次约需十来天时间,返回的途中要吃掉一部分粮食,回来后,要分一部分给病号和留守的同志就所剩无几了,休息几天就又开始了一轮的背粮运动,这样大部分时间都是消耗在路途中。
  背回来的粮食大部分都是作马料的黑豆和高粱,只有少量的小米留给重病号吃,当时石磨少,不能磨成面,只能用石碾压一压,由于这些粮食难消化很多同志都闹上了胃病。又因为体力消耗大,又缺乏营养,患夜盲症的很多,夜行军十分困难。加之疟疾流行,有的还病发痢疾,再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药物无法保障,患病的同志却越来越多。同志们不顾身体的不适,仍坚持背粮,不少人实在挺不住时才休息一下,病情稍有好转又去背粮。有的同志为此牺牲在背粮的路上。有一位学员患疟疾好几个月,身体非常虚弱,同志们劝他在家养病,他却不肯,忍着病痛,仍坚持背粮,他说:“强壮的身体是锻炼出来的,我们只要多运动就一定能把病魔赶跑”。在一次背粮中,由于病痛的折磨,牺牲在返回的途中,长眠于太行山上。
  由于敌人频繁“扫荡”,抗大的生活异常困苦,为了保证学习、在背粮过程中,每个学员在背包上挂张“学习牌”写上生字、生词和算术题,让身后的学员边走边读边练习演算。即学习文化、又提高情绪、减少疲劳。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抗大采取“认字  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习与背粮两不误。在行军背粮途中虽然大家负荷很重,累得满身大汗,但通过唱革命歌曲、讲故事,使大家精神振奋,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在抗日战争时期,抗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抗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在全国各地开办了12所分校,共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这一大批党员,后来成为我军优秀的指挥员,抗大为抗日军队的发展壮大和军政素质的提高,对坚持持久作战、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熔炉2.jpg

抗日军政大学党员在露天课堂学习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