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旅游 > 太行山水
壶关县紫团山
时间:2011-04-23 16:10:53 来源:长治市新闻中心 编辑:谢璐 关键字:
分享到:0

  紫团山位于壶关县城东南60公里处的树掌镇紫团村一带,因山峰常有紫气缭绕而得名。主峰海拔1791米,面积达15平方公里。奇峰叠起,松柏苍劲。古今游人不绝,留有咏紫团诗百余篇。古有八景:仙翁崖、云盖寺、照壁山、倚秀峰、南极园、唐崖碑、将军峰、翠微洞和白龙潭诸胜。


紫团山风光

  紫团山北连隆滤山,西接凤台山,万山突兀,方圆百里。登高眺望,悬崖绝壁,峭拔翠耸,森若剑戟,使人神移目眩,如临幻境。紫团山在唐以前称抱犊山,与南方的五夷山齐名,所谓“南五夷,北抱犊”。据《潞安府志》载:“宋以后之紫团即唐以前之抱犊也。”“紫团俯瞰云烟,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内不可多得。”明代著名文学家栗应宏有一篇《游紫团山记》,可以说写出了紫团山的雄胜和幽雅:
  嘉靖戊子秋七月,予东游紫团山。自五龙信宿而至,道路窈窕,穿林木而上者几十里。及慈云寺,有僧数人邀予观元人三十六景诗碣,在墙根仳仳然,散且缺矣。由慈云石磴石吉屈攀岩而下者,复几里,则袤然福地,为云盖寺。山势四壁 兀,盘绕诸峰,挺峙竞秀而变形,望之郁然葱葱。西连王屋,东俯林虑,诸山南北相拱,带目夸青莲白泉之胜,斯为太行枢要也,乃抵寺憩数日,山僧导予游。循石径,南渡溪,由东峰入屏山遮地,即为参园,已垦为田亩久矣。历西笔峰,缘石而出,时药物累累,然幽香沓至。复西转,观瀑布,氵空 淙成流,即采药、坐石、濯足、饮泉而归。复数日,山僧言西峰石局,予忻然从之。盘条觅步,陟两峰间,其地磐夷可屋许,予意宜置石室,记刻于此。忽飘风飒至,西望大谷,烟瞑苍翠,泉声冷冷,幽禽间作,予愕然久之,知即所谓瀑布者。边峰峙立,此得径观焉。乃左右顾盼,百景俱美,神爽而气逸,飘飘然,有丹台石室之想。峰巅峭峻,闻有奕局覆松焉。北转,观摩崖碑,旁数石孔,僧云,旧有招凉亭于此,复有故咸平阁余址。至,则台砌颓没,基础相枕藉,断柱石已俱扑于水中,惟蓬篱绕匝,牛羊栖之而已。如昔人诗所云者,多不可得。予然后慨然叹曰:悲夫!凿山石,垒土刻木,彼固以为无穷之观,而山川独乃如此,草木种种得在医,若所谓经营一时,杰然酣适于此中者,今则恶睹其为谁,虽与之俱朽,亦异矣。悲夫!没世之惧,吾安得不重有感于斯游也乎。 
  但使紫团山最知名的是紫团参,也就是人参。说来也许有人不信,然而紫团山确实是人参的第一故乡。古时的紫团山,植被繁茂,气候湿润,是人参生长的最佳环境。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这样说:“人参味甘,微寒”,并说“上党人参,供不应求。”唐代诗人韩翊在《送客至上党》诗中说: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革是。
     佳气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唐代诗人段成式曾求购上党人参而不得,“九茎仙草真难得,五叶灵根许惠无。”他的好友周繇便想法搞到一株上党的紫团参相赠,并写了《以人参遗段成式》一诗:
     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
     惭非叔子空持药,更请伯言审细看。
  还有许多前人的诗中都提到紫团参,如“紫团之山如上天,五叶灵参根正鲜。”“中有人参出紫团,天地精英暗滋长。”“太行高入白云边,紫团更踞太行巅,洞草岩花四时鲜,五叶灵参映奎躔。”人参属五加科植物,枝生五叶,根若人形为其特征。上党人参曾一度成为皇室贡品。据《九域志》和《四川文献》记载,宋时仅“潞州上党郡贡人参一千斤”,文学家苏东坡写有《紫团参》诗:
     谷含谷牙土门口,突兀太行顶。
     岂谓紫团云,突自俯侧影。
     则风披草木,真气入苕颖。
     旧为人衔芝,生此羊肠岭。  
  《壶关县志》中有“考方书,人参种类甚多,唯产上党紫团山者为紫团参,最为上品”的记载。宋代,上党人参依然风行国内,备受赞誉。《本草衍义》说上党人参“根颇纤长,有及一尺余者,或十歧者,其价与银等”,“土人得一窠则置板上,以新彩绒饰之”。《本草图经》云:“相传欲试上党参,但使二人同走,一含人参,一空口,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其人参乃真也,”可见上党人参之贵重和神效,所以医籍说河东诸州、河北、闽中人参“具不及上党者佳”。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有一则关于紫团参的记载更有意思: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黧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荆公即宋代大文学家王安石,曾入主朝政为宰相。因患病急需紫团参,但却因是下官相送而不受,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久的人格魅力。
  紫团参的灭绝是明代以后的事,因为紫团参的珍贵,人们无情挖掘,破坏环境,致使紫团参断绝,正如栗应宏在《紫团山游记》中所写“古有参园,今已垦为田亩久矣。”《潞安府志》和《壶关县志》也分别有紫团山“产紫团参,后绝”和“历代入贡,逮明初高帝诏止之”的记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上党,今潞州地,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可知“辽参”即东北人参的出现是紫团参以后的事。紫团人参灭绝后,人们不得已才拿党参来代替,党参的药用历史较人参要短。党参之名首载于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该书刊行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三十五年(1770)编修《潞安府志》,在“物产卷”部分列到“党参”时,特别注明“古有人参……今所出唯党参”。清乾隆皇帝曾写诗曰:
     奥壤灵区产神草,三丫五叶迈常化。
     即今上党成凡卉,自惜天公保异珍。
  在称颂东北人参的同时,为古上党人参的灭绝也给予了深深的惋惜。
  紫团人参虽然没有了,但有关紫团参的种种传说还在。民间相传,生长紫团参的地方叫做南极园。南极园历来由慈云寺派僧人轮值看管。在一个名叫道荣的小和尚看管期间,忽有一美貌少女到园边采花扑蝶,遂与道荣相熟,自此常来园中帮其劳作。方丈得知后,便知这位美貌少女即是千年的人参精灵,于是便窥准少女的出没之处,亲手将一株特大人参挖出,让道荣洗净装笼,上火蒸之。并再三对其嘱咐:“一定要看好火,勤加水,没有为师的吩咐,绝然不许开笼。”说完便到附近的崇云寺、白云寺、云盖寺邀请各位住持,相聚慈云寺,共食成精人参。哪里曾料到,方丈离开后,笼里蒸腾出的香甜气味竟将道荣薰得心神恍惚起来,方寸已大乱,便不由自主地掀起笼盖往里观瞧,这样一来,那浓烈的奇特香味使他昏昏沉沉,如痴如醉,鬼使神差便往嘴里夹了一口品尝。只此一尝不要紧,道荣整个人觉得神魂飘然,不能自持,于是就一口接一口大嚼起来,很快将整条人参吃了个干净。就在这个时候,方丈随同各寺住持回来了,见此情景,不由顿足捶胸,怒火中烧,当即唤来众僧来惩治道荣。不料,道荣竟毫无惧色,但见他坦然向众人微笑着,双手合十,深行一礼,随即双足腾空,飞身而去。
  道荣在吞食紫团参后,藏身于紫团洞,修炼成为紫团真人。紫团洞位于紫团山半山腰,洞内曲折幽深,或隘或阔,深不可测,犹如迷宫,是紫团山的又一个绝好的去处。
  紫团山西麓有座真泽宫远近有名。真泽宫又名奶奶庙、二仙庙,庙内供奉着商朝微子后代的两位孪生姐妹。据说这对孪生姐妹生母早去世,继母对她们十分苛刻,时常虐待,但她们仍至孝不二,感动天地,升入仙界。宋朝时,西夏入侵,宋出兵抵抗,大军路过壶关树掌境界,宋军粮草不济,正在危急之时,二仙扮做农妇送饭于军中,只一个钵盂,竟供得千军万马。因此,宋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敕封二仙冲惠、冲淑,庙额真泽,如今真泽宫还存有二通宋徽宗的亲笔御碑呢。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做过抗大一分校的校址,校长为何长工。
 
真泽宫    马素珍

紫团山上白云寺/马书岐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