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文化 > 文化漫游
“刘氏老鼓”传人
时间:2015-02-26 16:28:28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路璐 关键字:
分享到:0

A4_1_hd.jpg

  在黎城县程家山乡范家庄村一个僻静的农家小院,“刘氏老鼓”第四代传人刘建军在自家窑洞工作间里静静地刮制鼓皮。春节临近,买鼓的老主顾们不断打电话催要新鼓,对“刘氏老鼓”的销售来说又是一个旺季。可看上去,刘建军依然是不紧不慢,对他来说,靠地道的手工细活才能保证鼓的品质和百年来的口碑。急活也需慢功夫,制皮看似一道简单的工序,其实颇有讲究,从浸泡开始到鼓皮刮制都要拿捏得当,鼓皮刮制不仅要厚薄均匀,而且要保证其弹性和韧度。刘建军笑称:“制鼓是徒弟,制皮才是师傅”。十几岁即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制鼓,淳朴里透着聪慧精明的他,已深谙其中的道理。

  “刘氏老鼓”看上去和别的鼓没有太大的差别,制作一般分为做鼓身、制鼓皮、蒙鼓皮和调音、上漆等几个步骤。但“刘氏老鼓”的特点是音域宽厚、音色脆亮,鼓槌和鼓面接触的灵敏度高,能适应不同地理气候,音质保持长久不变,深受行家和老主顾的喜爱。问起个中缘由,刘建军只是笑而不答,看来独门绝技才是“刘氏老鼓”传承的秘密。2011年,始于清光绪年间的“刘氏老鼓”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成为这门技艺的传承人。从父亲手把手教会他制鼓 ,到他能独立担当,20多年的历练,他继承了家传技艺,而且在实践中精心揣摩,吸取同行经验,不断改进,使制鼓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目前,“刘氏老鼓”能做出鼓径在15厘米至1米不同规格的鼓,有平鼓、背鼓、书鼓、大鼓等品种。今年40岁的刘建军作为兄妹中惟一的男人,继承家传是一种责任,而且在周边县乡已经很有名气的“刘氏老鼓”还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不断保护和挖掘非遗项目,乡村的各种民俗活动开展也带动了鼓的销售。但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工艺是细致活儿,制鼓过程效率低、成鼓周期长,备齐料做好一只中等规格的鼓最快也需3天时间。刘建军说,手工制鼓程序多,做起来很累,妻子虽是个好帮手,但制作过程基本上是他一人完成。

  闲暇时他在网上也看到很多制鼓企业信息,面对“刘氏老鼓”的传承和同行的发展,是坚守独门绝技还是适时引进新技术提高效率,他还在困惑中。他说,春节后打算到外地走走,开开眼界。(姚林)

A4_3_hd.jpg

A4_5_hd.jpg

A4_7_hd.jpg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