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文化 > 上党名人
无声日记
——传承上党堆锦的听障人
时间:2014-02-27 09:37:02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路璐 关键字:堆锦
分享到:0

 A3_8_hd.jpg

精美的堆锦背后是常人想不到的复杂工艺

  在上党堆锦文化艺术公司,有一群默默耕耘奉献的听障员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将上党堆锦这门精美绝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春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蹲点采访4天,与他们同吃同劳动,试图近距离地了解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第一次接触

  1月15日下午,好奇的我叩响了副总经理韩玲的办公室大门。

  当清楚来意后,热情的韩玲带我参观了听障员工主要工作的场所——制作室和绘画室,并简要做了介绍:这里目前有听障人十余名,大多毕业于长治特殊教育学校。公司是学校的对口就业单位,2006年7月,听障人陆续来到这里就业。那一年,接触这么多听不到声音、挥着双手交流的听障人,对韩玲和她的老员工来说,还是头一次。

  今年31岁的韩亚朋就是这 “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性格沉稳的他一毕业便来到这里,光阴匆匆,如今已从当年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初来这里,这个剃着板寸、一脸认真的大男生便成为我接触的第一位听障员工。

  被韩玲领入位于一楼的制作室时,正好是15分钟的工休时间,亚朋刚好不在。我搬了把椅子坐下,屋里几个听障员工好奇地打量着,互相用手语交流着。我低下头,看着满桌子的制作工具,期待着亚朋的出现。

  我和亚朋曾有过一次简短接触,那次知道他是河北霸州人,父亲是铁路职工,常年奔波在外,从小就把他送到特校上学。毕业后他留在长治,成家立业,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一路上个人的艰辛、孤独,不用说也能让人想象得到亚朋进来了,看见我起初还有些惊讶,脑子里满是问号。我赶紧拿出笔,在纸上写“我来当助手”,他看完略一点头;我趁热打铁,“今天做什么?”他忙向我指了指墙上一幅荷花图案的草图,又模拟出剪的动作——原来这几天他要完成一幅荷花作品。

  在这里,我还认识了另外几位听障朋友。其中,就有一位看上去颇憨厚的壮小伙。小伙名叫宋晋伟,今年30岁,来自南寨村。晋伟胖胖的脸上时常泛着两圈红晕,逢人就透着喜悦。他在公司二楼的一间制作室工作——那是另一个听障员工集中的地方,我有时去那儿串串门,一来二往,也就认识了。

  晋伟愿意和“外人”交流,这点和别的听障员工不太一样。多数听障人因为交流等原因,更喜欢呆在自己的圈子里——他却不然,我偶尔和他“笔谈”,问起家里的情况,他总会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画写给我。笔迹虽略显稚嫩,但却能看出他的真诚。他告诉我,爱人也是听障人,在村办的一家企业做工,如今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聊起女儿,他的劲头就来了。他很喜欢女儿,我问为什么,他只略一思考,便在纸上写道,“生男孩得多花钱……人人都知道”,让人看后心里五味杂陈。

  在与听障员工接触的几天里,我渐渐感受到他们和普通人在表达语序上的差异。比如表达“我去过几次”,他们写出来“我几次去过”。许多词汇不是颠倒,就是多一个少一个。有时,他们看不懂我的意思,我也不清楚他们的回答。采访一度陷入停滞,真让人着急。

  意外的是,晋伟竟成为我的手语临时“老师”。

  一次,我问起他之前的工作经历。大概是自己一些蹩脚手语起了作用,他也用手语比划起来。可不一会儿我就漏了怯,只好边领会边猜。他想说“河北”,便示意我看着他:“河”就是两手合拢做流动弯曲状,而“北”就是右手伸直指尖朝上,“南”就是将指尖朝下。我有时将“南”“北”混淆,晋伟会“呵呵”笑着给予纠正。就这样,他成为我的手语临时“老师”。从他这里学到的手语,被我现学现卖。和别人聊天,不自觉就会把现学的手语露出来。不过大家一定想不到,这些词汇竟是一位听障朋友教授的。

  听障人?好把式!

  工作时的他们让人敬佩。

  采访的第一天,刚见到我后的亚朋一没寒暄、二没客套,一上来便立马开工。当天下午,他要做荷花上那一片片的花瓣。我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剪刀在他手里“嚓嚓嚓”,一片片花瓣从纸板里“开”出来。接着,一块块棉絮片刻间连同纸片包裹在锦缎里。我看着心急,在纸上写下“需要我做些什么”,他停下活计,想一想,便示意和他一起絮棉花。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堆锦的制作工艺,一件完整的上党堆锦要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拨硬折、捏软褶、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制作流程听上去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十分不易。一件小型作品往往最少花费七八天的工夫,而且全部都要靠人工完成,堆锦高昂的成本也正在于此。

  絮棉花是个细致活,主要是将棉絮和纸片用锦缎包裹粘和。只见亚朋小心翼翼地将锦缎依纸片的样式剪形 (比例要稍大一点),多出来的锦缎边缘就要进行黏合。接下来要取棉絮——可别小看,棉絮的大小厚薄可全是凭经验——我跟着依样画葫芦,亚朋不多会儿就做出一个“肉鼓鼓”的花瓣,我这个笨助手费了好半天工夫,却也只做出来一个“四不像”。

  手工艺往往看起来简单,上手却难。我自认手笨,便自告奋勇提出来剪裁。心想,往白纸上画上画,然后剪下来,这“小儿科”的事儿总该没问题了吧!

  可现实又给我浇了头冷水。先说画——把印蓝纸垫在草图下,复制出图案,一朵花有十数片花瓣,因为角度不一或有重叠,画图者需要把看不见的部分合理想象地画出来;有时图案太杂太多,描着描着就容易漏下几个。再说剪——许多图案细节精密,曲线流畅,若是用剪生疏,一些细节表现力不强,也很容易剪得毛毛糙糙。

  堆锦制作不只是一个细致活儿,还是个“力气活儿”。我在桌前躬身剪了一会儿,就觉得手酸腰困,再扭头看看亚朋,人家正一剪刀一布头忙活得紧呢!

  在空隙中,我也不忘和亚朋插句嘴。沟通当然是在纸上进行,我一写字,他就向这儿瞟一瞟。他知道我想和他交流,我一动笔,有时只是随便记录,他也担心是有话说,便将活计慢下来。

  “这一幅画要做多长时间?”

  “6天。”

  “做这个你累不累?”

  “不累,我很喜欢这个。”

  亚朋有着常人难见的耐心,固然外界对他们的打扰较少,但也和他专心的工作态度分不开。亚朋在这儿绝对算是个“好把式”,其他同事有困难时常找他帮忙。有一次,他被同事叫去拔钢钉,胆大的他拿起气枪“蹦蹦”地使了起来,因为听不见气枪的威力,我还担心他受伤,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

  亚朋还会抽空带我到隔壁的一间大工作室去,里面摆满了许多大型堆锦制品,图案栩栩如生。他指着一幅绘有孔雀、牡丹的大型作品,又指了指自己,一脸灿烂的笑。

  晋伟和亚朋不同,他负责的是给堆锦上色的工序。倘若堆锦也有生命,那亚朋和同事给了它的身,晋伟则给了它的命。一件件朴实无华的堆锦毛坯到了这里,逐渐有了生气。一层层上色、渲染、勾勒,换上新装的堆锦成为真正的艺术品。那些原本静止的物件,经他们的巧手,仿佛立刻被赋予了灵魂。

  共事的愁与乐

  在堆锦公司,除了亚朋、晋伟这样的听障人,还有很多听觉正常的员工,张红印就是其中一个。他今年33岁,样子颇清瘦。来自潞城的他原先是学木雕,后来却阴差阳错喜欢上了堆锦。他和晋伟一样,负责给堆锦渲染绘制。有时这里过于清净,苦于没人说话,他只好在手机里安装一个电脑说书的软件,打破这寂静的时光。有时我来这里串门,脚还没进,却已早早听到了屋里响起读小说的声音。

  在老员工王莲英看来,这些平时不大与外界交流的听障人“细致而单纯”。每天上班时,她要和十多名听障人共事。不过她体会到,听障人和外界“交流少”,有着自己的世界。但工作起来,都是“相处融洽”的。

  “细致、认真、思想单纯……”这是几天里,我听到的对听障员工最多的评价。他们其实与正常人一样,爱聊天,爱走动,开起玩笑来同样是眉飞色舞。一位老师告诉我,听障人只是听力上有别于常人,他们希望看到平等的眼光。“许多听障人穿着时尚、会戴耳机上街”,只是内心渴望“受到关注,像健全人一样被对待”。

  听力上的障碍有时暗藏隐患。一次,有位听障员工用“热得快”在屋里烧水,不一会儿暖瓶里热水滚沸,“嗡嗡嗡”地响个不停,但大伙仍是低头忙着工作。我眼瞅着热水瓶有烧崩的危险,赶紧跑过去把插头拔掉。大家这才后怕起来,庆幸没发生危险。

  韩玲告诉我,公司原先有30多名听障人,如今渐渐流失只剩下一半。许多听障人生长环境单纯,步入社会后对工作、酬劳都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加之沟通不畅,偶尔也有抵牾。“一些(听障)人不打招呼就走,远去天津等地”,可走后“却联系我,说想回来”。

  听障人虽像孩子般让人费心,可公司却不改接纳他们的初衷: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既是助力堆锦,又是证明自己。

  听障人的耐心、认真让韩玲颇感欣慰,可相较普通员工,听障人在想象力、创造力方面较为薄弱,这让她又喜又忧。面对2013年的经济严冬,韩玲和公司也感到股股寒意。实际上,受各种因素叠加,成本高昂的上党堆锦在2013年遭到重创,公司的产品销量同比下降近8成!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电脑技术的全面夹击,文化产业大潮中,公司的决策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继续坚持手工,还是采用电脑现代化制作?”疑问始终徘徊在韩玲脑海中,但这帮特别的员工却始终让人难以割舍。韩玲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手艺切不可丢,核心人才一定要好好培养。面对市场的不景气,与其简单地在减人工、降价格上打算盘,不如在创作题材、产品样式上搞突破,让原先居庙堂之高的堆锦“飞入寻常百姓家”。

  堆锦公司如同一个封闭的贝壳,呵护着这些特殊的人群,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平台。激烈的市场竞争、咄咄逼人的技术革新,亚朋和他的同事也许还未嗅出这紧张的气息。他们依旧日复一日地走到工作台前,戴上袖套,拿起裁刀,继续拼贴出一幅幅动人的作品。

  (感谢市特殊教育学校魏艳、李栋对本次采访的协助)

(文:赵昕源)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