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长治网”,搜索微信公众帐号czlook2011 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版 > 长治文化 > 上党名人
外地村名中的长治烈士
时间:2014-04-09 09:52:24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路璐 关键字: 长治 烈士
分享到:0

 B3_2_hd.jpg

英言烈士碑

  清明节快到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人们要去墓地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此时,那些为了共和国的建立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更值得怀念,他们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有的我市籍烈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在外地,当时的革命政府为了永久纪念,将当地村名改为烈士名字。有我省运城垣曲县英言村和河南省焦作市启心村,高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凤和村中纪念的两位烈士牺牲在我市,值得追忆。

  焦作启心村 纪念沁源籍烈士段英言

  运城市垣曲县英言村在垣曲县东南,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原名圣佛头村。1947年,为纪念1946年在圣佛头村执行“反奸反霸”任务时遭枪杀的沁源籍烈士段英言,当时的王屋县将圣佛头村改为英言村。现为垣曲县英言乡所在地。

  段英言,出生于1922年,是山西省沁源县绵上村人,中农家庭出身。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年代里,他母亲和不足10岁的弟弟都惨死于日本鬼子的枪刀之下。国仇家恨使他于1938年毅然投身于革命工作。1945年,段英言由太岳专署派到王屋县(太岳区1943年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以河南济源县为中心,1947年王屋县撤销,将其辖的二区划归垣曲县),后又被派到二区(圣佛头等三乡原属王屋县,后划为垣曲县)党委会工作,任宣传委员。段英言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通过一段辛勤的工作,革命之火在二区人民心中点燃起来,人们称段英言为“播革命之火的人”,在西河村,他经常接近贫农青年,秘密发展党员。1945年8月至10月,短短两个多月段英言就在各村发展党员30余人,为以后的革命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946年春,在段英言的领导下,圣佛头村正式成立了党支部,选出了支部书记和委员。为了使反奸反霸诉苦复仇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段英言召开党员秘密会议,召集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揭露阶级压迫,启发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贫下中农与地主恶霸进行了斗争,其他各村的群众运动也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1946年3月,驻河南的国民党杂牌部队靳永清和乔尚清偷袭过来,段英言立即通知西河、贺家庄、靳家庄、两盘碾、骆驼腰等村民兵带上大刀、长矛到圣佛头村站岗。傍晚,白鹅村民兵到圣佛头村公所找段英言联系,报告可能有特务由东向西跑。段英言立即扛枪带领十几个民兵追去。他一冲出人群,有人向他开枪,段英言光荣牺牲。

  段英言牺牲后,为了不忘他的革命精神,1946年3月,当时的王屋县在圣佛头村召开段言英烈士追悼大会,参加人数上万人。王屋县县长刘任道致了悼词,公安局长、参议员等参加,会上正式宣布,为了纪念段英言烈士,将圣佛头村更名为英言村。1947年英言村重划归垣曲县管辖。

  高平市凤和村 两烈士牺牲在潞城和壶关

  晋城高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凤和村(现改为社区),位于高平市区中心,丹河北岸,全村近500户,总人口2000余人,原名城北里,城北村,历史上曾有“杏花屯”“小张庄”之称,自古为泽州、上党交通之咽喉。1945年12月29日,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潞城、壶关为国捐躯的本村祁凤山、吴子和等烈士,当时的高平县民主政府将城北村改名为凤和村,以资纪念。

  祁凤山,1907年出生,城北村人。幼时家贫,读完小学后到河南一家商号当伙计,数年后返回故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开官仓、分盐店等各项斗争,表现突出,于1938年加入牺盟会,曾任区牺盟会秘书,同年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围城抗日编村村长。1940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祁凤山奉命转移到平顺县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后参加八路军,任游击队指导员。1942年,祁凤山调分区敌工总站任干事,受上级指派到潞城县敌占区开展工作。当年冬天,他在敌人封锁区为八路军搞到一批急需药品,正准备将药品向平顺山中转移时,因叛徒告密,转移队伍在途中被日军包围,祁凤山当机立断,率几名骨干断后,掩护其他同志携带药品突围。但他不幸被日军抓捕,押入潞城县。敌人为从祁凤山口中得到八路军及地下党组织的情况,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敌人无计可施,只好将他枪杀。临刑时,他高呼口号,从容就义。

  吴子和,1908年出生,又名吴福孩,城北村人。因家境贫寒,幼时读了几年小学被送到河南商行当小伙计。抗日战争爆发时,他返回高平,先在城内“义丰永”银行找了个差事,不久,又回村务农。1938年参加牺盟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牺盟会秘书,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十二月事变”后,吴子和奉命转移到壶关县开展敌后抗日工作,担任第六区民政助理员。在日军入侵壶关县后,他积极坚持地下对敌斗争,领导当地群众开展反蚕食、反维持斗争,坚持敌后抗战。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带着他的幼子也到壶关同他一起进行抗日工作。1942年冬,他在壶关县西柏林村进行抗日活动时被敌人包围,在率众突围时,他和妻子壮烈牺牲。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平人民为纪念祁凤山、吴子和二烈士,取祁凤山之“凤”与吴子和之“和”,把城北村改为“凤和村”,并在村口为两位烈士建立了纪念牌。

  焦作市启心村 纪念长治县籍烈士王启心

  河南省焦作市启心村,原称府城村,位于焦作市中站区,在焦作市区西南部,属朱村乡所辖,曾称集贤村,为古代“雍国”所在地,现有人口2500人。1947年,长治县籍武工队队长王启心在府城村与国民党反动武装作战时牺牲,当时,修武县委决定,将府城村东北部划出,命名为“启心村”,纪念王启心烈士。

  王启心,长治县八义镇南泉庄村人,1920年,与父亲王黑成、哥哥王介成等从河南逃荒来到南泉庄,住在南泉庄村外破屋内,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共产党的教育,与哥哥一起在村中当民兵,积极参与游击队活动。后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中共党员,曾任班长、排长等职,在同敌人作战中屡立战功,多次受到组织的嘉奖和表彰。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的焦作,日伪军受国民党反动派指使,拒不向八路军投降,八路军解放了焦作。1946年国共和谈破裂,6月全面内战爆发,焦作被国民党占领,国民党建立了政府,恢复焦作镇,属修武县辖。9月,根据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八路军晋豫边区游击支队(第二团)派王启心到焦作任二区八路军武工队队长、政委。10月,我军暂时撤离焦作,转移到市郊主动歼敌,当时太行区第八专区(辖晋东、修武、沁博、陵川等县)等也转移。驻焦作的国民党杂牌军和反动地主武装十分猖獗。王启心率武工队经常活动在太行山南麓的修武、武陟、焦作、博爱之间,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是有名的孤胆英雄,经常孤身深入敌占区侦察敌情,并常以小股部队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王启心之名使敌人闻风丧胆。

  1947年4月24日,驻扎在府城村的武工队员们刚吃过早饭,放哨的战士报告说,从焦作方向来了一股敌人,已接近府城村东北的王禇乡。经侦察,原来是反动顽固分子王九声(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纠集的反动武装欲来府城村骚扰抢粮。王启心得知后,迅速组织武工队在府城村东北一片沟洼地带设下埋伏。战斗打响后,王启心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和战友们一道击毙击伤多名敌人,并缴获了数支步枪和一些弹药。敌人狼狈逃窜,王启心率领战友们在乘胜追击中被敌人子弹射中壮烈牺牲,时年不到30岁。

  战斗结束后,修武县委在马村召开了追悼王启心群众大会,并决定把府城村改名为启心村,永远纪念王启心。

  解放后,启心村也称启心乡,到人民公社化后的1960年,因村大人多,启心村一分为二,分两个大队管理,西南半部恢复原名称府城大队,东北半部继续称启心大队,现名启心村。

  1953年,王启心家乡长治县南泉庄的村干部和老百姓为王启心等牺牲的本村烈士制作了灵位牌,王启心的灵位牌明显大于其它烈士,竖立在一间房子内,清明节和过年时,老百姓都要去为他们烧香上供,后来,由于房屋拆除,转移到一间破旧房子中继续祭祀。现在,仍然如此,村外还有王启心烈士和其父母的坟墓,上有王启心的墓碑。

(文、图:张高明)

带您登临太行之巅,触摸上党天脊,感受长治魅力!
网址:www.czlook.com 晋ICP备:10006824 版权所有:长治市新闻中心 长治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