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长治网!
注册 登陆
 外媒关注 首页 > 新闻版 > 外媒关注
分享到:0
 
 文化共享之路  
 时间:2013-12-11 09:19:31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 关键字:  
   
——看长治市如何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长治市潞安剧院,每周五的晚上8时都有一场特殊的演出。演出的曲目,既有当地传统的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八音会,也有豫剧、歌舞、小品。居民凭身份证即可观看,农民工、老年人、残障人等还可享受送票上门服务。近三年来,这个被称为“周末大剧院”的场所,已先后演出200多场。这一形式,被誉为“政府埋单、群众看戏”。
  即便是居住在平顺、武乡等偏远山区的百姓,同样可以看到免费的戏和电影。这一现象,被称为“政府埋单,送戏下乡”。
  从观念变革到职能转换,从设施配套到体系建立,从模式创新到体制完善,长治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11月6日,作为我省唯一入列城市,长治市被文化部、财政部授予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强化政府主导让文化惠及民生突出基本需求让文化覆盖城乡
  跳舞唱歌打太极,看书读报听大戏。这是长治城乡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对于几年前的沁县来说,他们连一个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更不要说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其实,贫困地区的文化匮乏只是一个方面,全市公共文化的不均衡处处显现,而政府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城乡不均衡等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广大的基层、农村,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不能有效供给,广大群众的文化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文化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折射的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缺陷,是政府的角色错位和职能缺位。长治市的决策者意识到,实现文化共享,首要的就是要把公共文化建设放在战略高度,纳入政府服务的内容。基于这一理念,他们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强化公共服务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等一系列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责任,并将其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监督执行。
  围绕规划的落实,长治市将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作为刚性支出列入财政预算,专门制定了《关于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支出基数和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底线。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规划,出台了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城市对农村援助制度、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等15项政策措施。与此同时,还为全市13个县市区每站配备了3名专职文化辅导员,为每一个行政村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
  刚性的制度规范,使长治市、县两级两年间累计投入文化事业的资金达5亿元,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15.2个百分点,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超过3%,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44.54元,这在全国都不多见。
  周密合理的制度设计,凸显了政府的主导地位,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也为全民文化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长治,在城市,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各种主题公园一应俱全;在乡村,132个乡镇均建有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3454个行政村全部建起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

创新体制机制让文化丰富生活
  在襄垣,酷爱收藏的杜晓敏女士,过去为查找资料常常往返市县。自从新办了通借通还的借书卡后,她不但不用跑市馆了,还可以到包括省馆在内的全省92个图书馆借书或查阅资料。
  家住长治惠丰社区的王先生,以往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到市中心的书店看书买书,自从今年市里的流动图书车开进社区后,再不用来回奔波了。
  而在市区,每个市民从住所出发,步行不到15分钟就可以找到一个文化活动场所,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选择参与基本的文化活动。
  生活圈与文化圈融合,显现的是公共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带给城乡的是公平的文化环境和越来越多的便利。
  2011年,长治市被正式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对于正在接受全国文明城市“大考”的长治,这无疑是一次整体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
为此,长治市委市政府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要、文化意愿和文化权益为出发点,迅速启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市县两级共同投资新建了3个县级文化馆、4个县级图书馆,使市县“两馆”总面积由6万平方米增加到10万平方米,并且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标准。针对基层长期存在的供给不足现象,他们强化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建成了1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454个村文体活动室和3515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文化站、文体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全覆盖。
  信息化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顺应这一趋势,长治市以全省数字图书馆试点为契机,按照总分馆制的模式,推进市图书馆总馆与13个县市区分馆全部联网,使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延伸到各县区、各乡镇,通过“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文献资料共用共享。同时,按照市分中心、县支中心、乡镇服务点的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了以市级为中心,县级为联结,乡镇为延伸,村为终端的“村村通”文化共享工程。
  公共文化基本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基本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使长治市迅速构筑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也使长治成为一个内外兼修的城市典范。
  12月1日下午,杨青山早早来到太行公园的演艺广场,和票友们一道进行舞台布置。下午的演出是由长子县民营企业家王作平赞助的。从票友们争相亮相到当地戏剧名人张志明登台献艺,3个多小时的演出让在场的数百戏迷和粉丝过足了戏瘾。
  这样的演出,通常由票友发起组织,当地企业赞助,周六周日进行,其中由宏达针纺赞助的演出就达10场。
  积极探索 “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投入机制,鼓励企业、社会和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使长治市城乡居民获得了一个个活动平台,享受到一场场文化盛宴。
  2007年以来,长治市连续实施“文化低保”工程,确保全市835个贫困村30万贫困人口每年至少看1场戏、看6场电影、读1本书,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难。2008年以来,由政府每年补贴60万元,开展了“周末大剧院”和 “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每周五在潞安剧院安排一场文艺演出,每天在长治电影院免费放映两场电影。
  为激活社会资源,建立和创新群众自办文化的长效机制,长治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扶持和鼓励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见》和实施细则。几年间,在全市形成了1210个文化大院、89个民办剧团、85个民办个体放映队、50个民办书画院、32个民办博物馆和86个其他民办文化机构和民间文化产业、2013个书画美术摄影及民间工艺特色文化户。他们还逐渐放宽群众自办网络文化门槛,在网络资源配置上给予扶持,为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网络平台。目前,仅上党公社网会员就达到43.4万人次,跃居中文综合性百强网站第17位。
  长治市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群众参与最为广泛的文化共享工程。为此,他们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绿色文化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了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长治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壶关国际攀岩节、平顺全国新闻记者漂流邀请赛等品牌。从2012年5月,他们开设了道德大讲堂,以市图书馆为总堂,各县(市、区)图书馆为分堂,每周六聘请社会各界人士举办讲座。
  创新性地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了公共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满足了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便利化。目前,全市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已超过每周5小时,成为全省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新标杆。
  如今的长治市,已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了具有长治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模式,文化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市有3个县成为全省十大文化强县,4个县跨入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3个县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3个村成为山西省文化示范村和首批文化特色村,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杨天闻)

网友评论 条评论(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长治网保持中立
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本网独家报道
视频推荐
【长治微视】NO.8 | 梦想长治
【长治微视】NO.7 | 看现代化的长治,看传承中的长治!
【长治微视】NO.6 | 炎炎夏日为您送清凉!
慈善送温暖·爱心驻心间